CNML格式】 【 】 【打 印】 
中時:如何看待賴幸媛掌陸委會後的兩岸關係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4-30 10:27:17  


  中評社香港4月30日電/賴幸媛確定出掌“陸委會”之後,姑不論馬英九這步棋背後的政治考量是什麼,也不論這項人事任命引發藍軍內部多少議論與反彈,持續將焦點鎖定在賴幸媛一個人身上,其實意義已經不大。台灣中國時報今日刊登的社論說,畢竟“陸委會”與海基會的人事既然已經正式底定,未來處理兩岸政策的核心,就是這組搭配了。現在的問題焦點應該是:如何讓這個混雜編組的隊伍,變身成一支行動一致的團隊,才是未來真正需要面對的挑戰。 

  換言之,接下來最值得關注的,絕對不是賴幸媛與江丙坤之間,或是賴幸媛跟整個馬團隊之間將怎麼磨合,而是“陸委會”與海基會未來在兩岸政策上的角色分工、乃至運作機制會是什麼?或者更大範圍的說,這個運作機制在未來將與“總統府國安會”、“行政院”所屬的“外交部”、“經濟部”、“內政部”與“交通部”等相關部會間,怎麼步伐一致的推動兩岸政策?從這個角度看,刻意放大或高估賴幸媛一個人的角色,其實是不必要的。 

  不諱言說,當初“陸委會”與海基會這種雙軌的制度設計,本來就是為因應“兩岸”特殊情境的產物。它們一掌政策、一掌執行,在兩岸互動上各自扮演黑白臉,固然免不了鬧出過多次的“海陸大戰”,但畢竟還是在一九九○年代完成包括辜汪會談在內的多次兩岸對話。只不過歷經“兩國論”風波以及後來的政黨輪替,使得這套運作機制有近十年的歲月幾近完全停擺,十年可不是短暫的歲月,人事全非不說,經驗傳承乃至兩岸互信的建立也全部中斷。如今重新啟動相關機制,說是“重新出發”亦不為過。 

  社論指出,只不過,如今的兩岸情勢,與十年前對比已經完全不一樣,重新人事布局的“陸委會”與海基會,也不可能再複製十年前的決策與運作模式,不論是江丙坤相較於當年辜振甫,亦或是賴幸媛相較於當年的黃昆輝,所面對課題其實是完全都不同了。既然不一樣,那麼新兩岸決策與執行模式又該是什麼?這個問題正就是賴幸媛與江丙坤在接下來所要回答的問題。 

  沒錯,有人擔憂賴幸媛出掌“陸委會”之後,可能會影響直航與陸客來台觀光的時程,甚至還會把已經融冰的兩岸關係再度摧毀掉,連台北股市都還為此慘跌了一天,也有不少政界人士擔心賴幸媛的EQ太差,怕她親綠的立場會拖累整個馬團隊,問題是賴幸媛真有那麼大的能耐嗎?至少從賴幸媛接受記者訪談內容看來,她其實已經是站在馬蕭執政團隊的立場在思考了!她說她現在已經可以認同馬的“一中各表”概念,她也說開放觀光客來台、周末包機與開放人民幣兌換等政策,都是已經準備差不多的開放措施,也進入緊鑼密鼓階段,她有信心可以達成。至於調整對大陸投資四十%上限、開放大陸學歷等,則除非有完整配套,否則她依舊持保留態度。檢視這些立場表述,與馬英九在競選期間的主張,看得出有太大的差異嗎? 

  社論認為,目前國民黨在兩岸政策上的真正挑戰,絕不是賴幸媛會不會以個人立場凌駕整個馬蕭團隊的政策,而是藍軍內部未來要怎麼齊一步伐,避免走上多頭馬車,一人一把號的困境。譬如說,僅僅只是目前,新舊政府都還未交接,新的兩岸互動機制也還未確定,尚未就職海基會董事長的江丙坤就已風塵樸樸的登陸謝票,已經卸下黨主席的連戰也率團赴北京進行“連胡會”,接下來還有現任黨主席吳伯雄要率團參與國共論壇,兩岸關係若是一再任由這些絡繹於兩岸的藍營大老在前面搶業績,讓真正必須負政治責任的決策者反而左支右絀、進退兩難,豈不是全都亂了套?坦言之,必須面對這個課題不只是賴幸媛,還有即將就職的馬“總統”。

  社論指出,至於北京當局方面,未來將會用怎樣的高度看待賴幸媛的這項人事任命,也非常值得觀察。馬英九爭取賴幸媛這位昔日綠營戰將主掌兩岸決策,會有怎樣的效應與後果,大家都在拭目以待。但顯然馬英九確有意將兩岸政策的操作,試著與藍綠民意板塊的和解串聯在一起,他當然代表著七百多萬選民的意志,但他也不想完全置另外五百多萬選民的憂慮於不顧,北京若是看不透這一點,就急著將兩岸關係降溫,也就喪失應有高度了。


    相關專題: 台灣政黨博弈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