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時:台灣以感同身受的情懷協助四川賑災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5-16 09:36:09  


  中評社香港5月16日電/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人間有情,送大愛度劫難。台灣中國時報今日發表社論說,這次四川大地震帶來的世紀浩劫,造成的慘重傷亡令人觸目驚心;而台灣民眾在第一時間立即發動援助,也展現了跨越疆界的人性溫暖。 

  這場堪稱唐山大地震後最嚴重的天然災害,論影響範圍之廣、傷亡人數之多、建築財物損失之重,是近年來所僅見。光是到目前為止的統計數字,死亡人數即已超過一萬九千人,被埋者二萬五千人以上,失蹤一千四百多人,而拯救生還者最關鍵的黃金七十二小時已過,被埋與失蹤者恐怕凶多吉少,最後的死亡數字必然會再大幅攀升。 

  此外,據國際媒體初步估計,四川震災至少已造成二百億美元的損失,若再加上日後全面重建所需的費用,對中國的財政勢將造成額外的沉重負擔。現在的救災工作仍舊十萬火急地進行中,但將來的安置與重建,以許多鄉鎮的房屋幾乎全部夷平、道路橋樑無一完好的情況看來,更會是千頭萬緒的浩大工程。

  社論指出,四川地震一發生,清點之下,發現台灣在該區觀光的遊客竟然直逼三千人,其他長住的台商及眷屬還不在此列。這顯示兩岸民間交流緊密頻繁的程度,讓雙方在對方生活中的參與愈來愈深,已經在某種程度上形成了人民之間的休戚與共。 

  而台灣民眾一聽到大陸發生強烈震災的消息,立即掀起援助熱潮,許多民眾主動捐錢,政府也宣布提供廿億賑災款,慈濟與法鼓山賑災隊伍更是率先進入災區。即使兩岸關係長期以來紛紛擾擾,但曾經遭受九二一震災之痛的台灣民眾,對對岸民眾的經歷格外能夠感同身受,也展現了超脫政治對立、回歸基本人性的溫暖關懷。在尖銳的仇視對立下,容易把對方刻板地妖魔化,但這次災難讓我們重新以“人”的觀點,看見對方的淚與痛,看見我們並無二致。 

  社論表示,台灣不只有九二一震災的經驗,對於震災過後的災民安置、物資供應、醫療照護、社區重建乃至公共建築的全面規劃,台灣都已經走過一遍,累積了不少寶貴的實務經驗,足以供大陸相關單位作為參考。這場浩劫摧毀了大片區域數十年的建設,後續工程需要投入大量資源與心力,台灣若能積極伸出援手參與重建,將有助於降低敵意,聯繫雙方民間情感。改善兩岸關係既是台灣民眾普遍的願望,與其等待對方的善意,不如打開胸懷主動付出,慷慨伸出友誼之手。(文章經刪改)


    相關專題: 四川汶川縣7.8級地震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