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江丙坤擔任海基會董事長,不僅符合馬英九的用人思維,也有助於落實馬英九及國民黨的兩岸政策。 |
中評社訊╱題:用大格局的歷史高度來看兩岸問題 作者:張亞中(台灣),台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暨歐洲研究中心主任
找出問題
台灣2008年大選結束,馬英九當選,對台灣而言,一個新時代的開始,對兩岸關係而言,一個新契機的來臨。博鰲可以看成是融冰之城,接下來在七月份的大陸觀光客來台、包機直航,一連串的經濟「惠台政策」,兩岸似乎真的春暖花開,從1999年「特殊國與國」開始,兩岸失落的十年,有了新的曙光。
中國大陸原本是以「一中不表」來處理兩岸定位,但是在李登輝、陳水扁近十年的挑戰下,2008年3月台灣大選結束以後,北京也開始接受1992年「一中各表」的「九二共識」,從這個角度來看,北京讓步了。馬英九政府高舉著「九二共識」的大旗,提出「正視現實、開創未來、擱置爭議、追求雙贏」的十六字箴言,胡錦濤欣然接受。
一切看起來都是這麼地順利,在擱置爭議的前提下,兩岸關係應該可以大步向前行,但是似乎絕大多數人又認為不可能如此順利。問題出在哪裡?大陸的經濟惠台政策是否有助於兩岸的認同?認同的發展是可能被擱置的嗎?經貿依存度愈高是否也會增加台灣人民對於中國大陸的認同?如果「經貿」與「認同」不是必然關係,如何才能使兩岸的認同逐漸拉近?
「惠台政策」可以改變對大陸的觀感,但很難增加認同
北京的邏輯應該是,經濟可以改變台灣人民的態度,因此,惠台政策愈多,台灣人民愈能感受到北京的善意;對大陸經貿依賴愈高,愈能「防獨」、愈會對中國產生認同。這種思維可以用國際關係的「自由主義」來解釋,即經濟上的互惠與依存可以進一步促進彼此的整合;也可以用馬克思的思想來佐證,即經濟是最重要的下層建築,它決定了事務的發展軌跡。因此,「經濟」是重要的,也是決定性的因素,因此,抓緊經濟的脈動,就抓住了台灣的民心。但是,這樣的觀點符合事實的發展嗎?
不止是中共這樣,國民黨也是這樣認為,國統綱領即表示「交流促進瞭解,以互惠化解敵意」。近年來,台灣經濟不振,兩岸經貿互動似乎成為台灣經濟再出發的萬靈丹。當時在野的國民黨,也將經貿視為「國共論壇」中最重要的議題,北京方面為了表示善意,推出一連串單方面的「惠台政策」,而不需要「互惠」。在農業方面,連續開放15種水果、11種蔬菜零關稅進口、規劃緊急農產採購機制、開放農民赴大陸投資、開放水產、物流業投資經營等。在企業方面,同意兩岸醫療合作、開放包機直航、台灣高校赴大陸招生,並開放大陸來台觀光等。在台商方面,推出包括開發銀行、華夏銀行、廈門銀行等共達800億人民幣的台商「專項融資」,推動兩岸包機與直航、國台辦設置「投訴協調局」等。
民調或許並不一定準確,但是如果將時間拉長,觀察其趨勢,就可以掌握住兩岸關係的發展方向,也可以作為評估的參考。從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長期的民意調查可以得知:第一、台灣對大陸的經貿依存度愈高,並沒有使得支持統一者增加,反而是「放棄統一」(即不贊成「立即統一」與「維持現狀逐步走向統一」)者逐年增加。(如表一)。第二、台灣人民認為「北京政府對於台北政府不友善」的程度並沒有多少改變。但是,台灣人民認為「北京政府對於台灣人民的善意」卻有增加。(如表二)這表示,胡錦濤所推動的一連串「惠台政策」雖然有其效果,但是沒有辦法跨越「認同」的障礙。(感謝政大東亞所耿曙教授提供圖表)
馬英九新政府的訴求是「拚經濟」,從江丙坤擔任海基會董事長來看,兩岸未來的工作也將是放在促進兩岸經貿交流,依理來看,雙方仍是順著以往的邏輯,那麼民意調查的發展趨勢看起來也不會改變,兩岸的認同實際上是漸行漸遠。原因在哪裡?
台灣主體性已經成形:不容易受經濟與政黨輪替影響
國際關係理論中的「功能主義者」與「自由主義者」很樂觀地認為,透過經濟交流與合作,可以逐漸淡化對於國家或本土的認同,但是「新功能主義者」提醒,沒有政治菁英帶頭推動彼此的政治合作,整合不可能發生。「制度主義者」告誠人民,如果不能建立「制度性機構」的合作(請注意,不是海基海協兩會協商式的機制),整合不可能持久。「社會建構主義者」認為,如果彼此不能夠建立「認同」,和平與整合根本難以建立。
民進黨以「清廉、本土」起家,但是在八年執政後,執政集團貪腐、經濟又沒有起色,更重要的,國民黨採取了本土路線,致使民進黨的「清廉、本土」完全失去光環。因此,雖然民進黨在2008年的兩次大選中挫敗,「入聯公投」也沒有通過,但是這並不表示,本土路線失敗了。相反地,民進黨在這八年的各式選舉中,不斷強調「台灣意識」,以「愛台灣」為訴求,相對地,馬英九並沒有強調「我是台灣人,也是中國人」中的「中國人意識」,而是以「新台灣人意識」回應,也以「台灣優先」為號召。泛綠的「台灣意識」與泛藍的「新台灣人意識」經過1996年起的四次大選、多次立委選舉,兩次政黨輪替,兩者合而為一成為「台灣主體性」意識,並已經深入台灣民間,幾乎難以撼動,完全不受經濟好壞與政黨輪替的影響。
民意調查已經顯示,再多的「惠台政策」,也很難強化台灣人民對於中國的認同;讓更多的觀光客來台,如果沒有強化彼此的認同措施,只是會加深彼此是「不同主體」的感覺。結果是:台灣一方面賺大陸人的錢,卻同時感覺與大陸人不是「生命共同體」的一群人。
台灣人民對於台灣自己的主體認同已經形成,不管它的名稱是「中華民國」還是「台灣」。「一中各表」在某種意義說,就是各有各的認同。對於大陸而言,「一中各表」中的「一個中國」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對於台灣而言,1992年與2008年又已經有所不同了。1992年「一個中國是中華民國」,但是在2008年,其實又多了一個當時沒有的「中華民國是台灣」。因此,「九二共識」對於打開目前兩岸的僵局有其不可否認的功能,但是長久發展下去,兩岸的主體性將日漸分離與對立,如果沒有解決方法,「一中各表」中「各表」的最後發展,將可能是「一個中華人民共和國」與「一個台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