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幕後:談判團隊出差錯 江丙坤一肩扛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6-14 01:02:53  


  中評社台北6月14日電(記者 李仲維)這次兩岸復談在台灣內部引發最大的風波,就是兩會互設辦事處,處理簽證事宜的話題,權威人士透露,這項議題不在海基會的劇本當中,而根據海基會的回報,江丙坤也沒有對此有過發言。

  消息來源透露,海協會在陳江會談中,主動提出“中旅社在台設機構辦理旅行文件”,江丙坤事後對媒體表示,他希望將來“用兩會名義互設辦事處比較好”,但實際上,江丙坤是把責任往自己身上攬。

  據指出,海協會在提出中旅社入台設點的話題後,由於這並不在“陸委會”授權談判的範圍之內,江丙坤當場未答腔,而是由其他的海基會人員接口,稱最好用兩會的名義互設辦事處比較好,至於後來向媒體轉述兩會達成共識的海基會副秘書長龐建國,當時沒在談判桌上。

  消息傳回台北之後,“陸委會”立即否認兩會曾有過互設辦事處的共識,海基會前線人員也察覺事態不妙,因此當晚才由江丙坤召開記者會,並把責任往自己身上攬,希望能夠化解風波。

  一位熟知內情的官員表示,這次“陸委會”為海基會準備了很多題目,其中就是沒有兩會互設辦事處這道題目,在談判的時候,如果海協會有提到台方準備的題目,海基會便會順水推舟,如果是沒有被授權的題目,海基會人員就會閃躲。例如大陸提及中旅社入台設點的議題,江丙坤便不答腔,而由其他人接話,兩邊其實都在各說各話,點到為止,因此沒有共識。

  至於兩會簽訂的“海峽兩岸關於大陸居民赴台灣旅遊協議”,其中雖然載明“雙方同意互設旅遊辦事機構,負責處理旅遊相關事宜,為旅遊者提供快捷、便利、有效的服務”,不過“陸委會副主委”劉德勳強調,如果是純粹的旅行社或航空公司的業務行為,那麼是可以來台設辦事處的,但若涉及官方的行為,例如辦理簽證事宜,那就不在協議範圍之內了,換句話說,大陸旅遊業者在台灣駐點,只能因應商業上的需要,不能涉及政治意涵的事務。

  因此就算中旅社來台設立辦事處,也不能處理簽證事宜,因為“陸委會”認為核發簽證涉及“準領事”的功能,還要經過兩會協商。


    相關專題: 兩岸兩會恢復協商談判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