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澳門模式”並未完結 兩岸中介角色將弱化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6-15 16:14:15  


張銘清表示,澳門地方雖小,但其在兩岸發展和接觸中起過的重大作用無可替代。資料圖片
  中評社香港6月15日電/海協、海基兩會復談,有意見指過去由民間社團或企業組織出面協商的“澳門模式”已走入歷史。前國台辦發言人、海協會副會長張銘清認為,“澳門模式”沒有因此完結;但澳門的中介作用無疑將較以往弱化。

  澳門市民日報報道,身兼廈門大學新聞傳播學院院長的張銘清昨在澳接受訪問時表示,海協、海基會當初因應兩岸溝通需要而設立,惟後來受到“兩國論”等影響,破壞了兩會原來商談的基礎,致使兩會中斷至今近10年。

  最近,兩會功能重新恢復,包括促進兩岸接觸溝通的作用也恢復過來,並獲得兩岸認可。但儘管如此,不能說原來的公共平台便告一段落,“澳門模式”也不是完結;這只是一些個別看法,並不具有兩岸認同的意義。

  張銘清認為,兩岸時局會不斷變化,加上兩會只是兩岸溝通的主要渠道,不排除還有其他透過公共平台的接觸;因此,不存在“澳門模式”結束的說法。他指出:“澳門模式”在歷史上、在兩會中斷的這段不正常情況下發揮過作用;澳門地方雖小,但其在兩岸發展和接觸中起過的重大作用無可替代。

  不過,張銘清亦坦言,隨著台灣局勢發生積極變化,且雙方已在剛過去的兩會會談中簽訂周末包機等協議,澳門的中介作用將會較以往弱化;但澳門扮演的角色在新形勢下會起甚麼作用,現階段則仍言之尚早。他強調,兩岸接觸可有多種渠道和形式,澳門未來在兩岸間可起的作用需視乎今後發展而定,但相信澳門的中介角色不會完全消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