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幕後:一只日製防水箱 迫使日政府低頭認錯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6-18 00:16:30  


聯合號漁船被撞沉後,釣客和船員一共16人,就擠在這艘日本製的救生筏上一個小時才獲救。(中評社 康子仁攝)
日本製的相機記錄當時的情形,日本製的防水箱保存證據,證據確鑿,最後才迫使日本低頭認錯。(中評社 康子仁攝)
  中評社台北6月18日電(記者 康子仁)台灣聯合號漁船在釣魚台海域被日本海上保安廳巡邏艦撞沉,日方一開始把責任都推給聯合號,指船家蛇行,突然右轉,右舷船頭的側面撞上日本船艦的左舷船頭。還好釣客有拍照存證,事後把攝影機放進一只日製的防水箱,落水之後安然無恙,證據確鑿,才能迫使日方低頭認錯。
 
  6月10日事發之初,日方一開始知會台灣“外交部”時,就是把所有責任推給聯合號,這也就是“外交部”第一份新聞稿,沒有表達強烈抗議的主要原因。6月15日,日本調查報告出爐,認定聯合號沒有採取迴避行動,以致發生擦撞,指控船長何鴻義涉及“業務過失往來危險罪”。

  不過,從漁船上海釣客所拍攝的DV影像當中,可以清楚看到日艦好幾度靠近又離開,證明聯合號並未蛇行。而且在追逐的時候,日方船艦先用強烈探照燈照射船長室,使船長無法看清日艦靠近。

  雖然日方一再強調,在事故發生之後,日本巡防艦馬上救援,但是從釣客和船員拍攝的影片看來,日方小型巡護船根本沒有在第一時間救人,反而先巡視聯合號沉船狀況,等到聯合號船上人員在海上漂流30多分鐘之後,由於救生筏浸水,我方人員大聲呼救,日方才展開救援。

  其實,在事故發生之初,由於狀況未明,雙方各說各話,一開始對聯合號未必有利,等到釣客和船員在案發時,拍攝的影帶陸續出爐,全案開始逆轉,日方態度軟化,不僅立即放人,也公開表達遺憾,甚至派人慰問船長何鴻義。

  諷刺的是,在案發當時,釣客和船員手持的DV和數位相機,都是日本製的,在漁船被撞擊後,留下第一手的紀錄。等到漁船沉沒之後,大家又把DV、相機和手機,全都放在日本製的防水箱裡面,才能保全所有畫面,作為指控日本暴行的證據。


    相關專題: 漁船遭日艦撞沉 台灣奮起保衛釣魚台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