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甩掉民進黨零和遊戲 馬迎向新賽局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6-18 01:46:27  


馬政府改善與大陸關係,台灣少了戰爭威脅,與美國、日本的關係也將慢慢調整到一個適切的狀態,這對台灣當然有好處。
  中評社台北6月18日電(記者 林淑玲分析報導)民進黨執政時期以聯合美日對抗中國大陸為戰略主軸,綠營人士質疑馬政府將轉為“聯中抗美日”,才會在這次釣魚台事件出現如此非理性的“逢馬則反”情緒。然而,台灣在中美日之間,難道只能像民進黨這樣,經由選邊站走向零和,當然不是!

  民進黨意圖聯合美日對抗中國大陸,經過八年操作,證明是完全走不通的。綠營基本思維在於,認為台灣位處太平洋第一島鏈重要位置,中國大陸軍力要穿透第一島鏈,進而延伸到第二島鏈,進入太平洋,台灣的地理位置關鍵無比。扁政府任內堅信,由於台灣對於美日欲聯手防堵中國擴張,具有高度戰略價值,一旦台灣面臨中國大陸軍事威脅,美日都將出手協助,不會袖手旁觀。

  正是這樣的思維,扁政府始終認為美國有求於台灣,不論台灣如何衝撞,美國終究還是會出來收拾局面,日本雖然比較怕事,也會悄悄對台灣示好,默默聲援,提升台灣與中國大陸抗衡的能力。所以,民進黨執政時會認為,台灣納入美日安保極其重要。

  換言之,扁政府明知,美日在大國外交上會以台灣問題,做為與中國大陸交換條件的籌碼,扁政府仍甘之如飴,甚至認為,台灣鬧得愈兇,美日可以從中國大陸拿到更多利益,台灣與美日的關係也會更深厚。

  民進黨這種戰略,走到後來已是處處碰壁。首先是在島內部分,扁政府無限上綱衝撞中國大陸,並不符合台灣人民希望追求兩岸和解、改善經濟的期待,更是擋不住企業西進潮,與台商、台幹來來去去,兩岸漸成共同生活圈的事實。導致,幾年下來,民進黨每選每敗,原本厚實的政治基礎,搖搖欲墜,連南部鐵票區都快守不住。

  其次,在美日台關係上,民進黨一廂情願認為,不論台灣鬧多兇,美國都不在乎,甚至還能協助美國拉升與中國大陸抗衡的籌碼,事實證明,大陸根本不吃這一套。美國卡在兩岸之間變成夾心餅乾,不得不對台灣出手,扁政府最後淪為華府眼底的“麻煩製造者”,陳水扁連想過境美國本土,華府都不批,遑論與台灣簽訂自由貿易協定(FTA)等,助台突破兩岸經貿困局。日本也一樣,所謂台日關係改善,也只是一些像是免簽證、承認駕照等枝枝節節的項目。

  馬英九拋棄陳水扁的聯合美中對抗中國大陸路線,是否就只有“聯中抗美日”的路線可走?當然不是。民進黨會這麼想,是因為他們受困意識形態,只有到處找人幫忙對抗中國大陸一種選擇,永遠走不出零和賽局的陰影。馬政府的情況完全不同,改善與大陸的關係,不見得就要與美日交惡,無限多的可能,化學變化、物理變化,正在馬政府手中發酵。

  台灣改善兩岸關係,美日初期一定有威脅感,但馬政府不是民進黨政府,不可能再做美日對抗中國的棋子,華府、東京遲早要接受這個事實,西太平洋戰略情勢終將改變。

  馬政府保持與大陸友好關係,台灣少了戰爭威脅,與美國、日本的關係也將慢慢調整到一個適切的狀態,這對台灣當然有好處。只是需要一些時間,讓彼此與台灣內部去適應這個改變。


    相關專題: 兩岸新局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