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從談判爭執到海上對峙 春曉油田感知中日冷暖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6-19 12:18:54  


矗立在東海上的春曉油氣田海上井架。
  中評社香港6月19日電/苦談三年未果的中日東海懸案,終于出現了破解的曙光。

  6月18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姜瑜宣布,中日雙方通過平等協商,就東海問題達成原則共識。除宣布7個坐標點連線圍成的區域為共同開發區塊外,姜瑜還提到,“中國企業歡迎日本法人按照中國對外合作開採海洋石油資源的法律,參加對春曉現有油氣田的開發。”

  “春曉”,這個充滿詩意的名字,再次引發中國人的高度關注。

  陸上基地靜悄悄

  國際先驅導報報道,浙江省寧波市北侖區前往春曉鎮,需要繞行20餘公里的盤山公路。當行至該地小有名氣的洋沙山景區,兩排巨大的儲氣罐就明晃晃地出現在眼前。這個幾年前還被稱為“三山鄉”的地方,因為儲氣罐管道另一端的浩大工程而有了美麗的名字:春曉鎮。春曉油氣田陸上終端基地——東海春曉天然氣處理廠就位于這里。

  盡管已經過去了三年,但寧波《現代金報》記者戴曉燕仍對當時的情景記憶猶新。“整個基地就建在路邊,很醒目,很平常,也沒有任何的隱藏。”戴曉燕是因為台風“麥莎”而去春曉鎮的,在她看來,這個被外界描繪得神神秘秘的天然氣處理廠,即使是台風將至時也沒有任何特別之處,“就是一個辦公區,里面立了一些油罐,和我們這邊的北侖電廠都沒法比”。

  從2002年12月28日奠基,到2005年底陸上基地順利點火,來自河南中原油田的施工隊伍承擔了處理廠的大部分建設工作。“現在也沒什麼異常,油氣正在開發嘛,它也不是我們三山的。”2008年6月17日,北侖區春曉鎮三山村委會的一名工作人員接受採訪時也表示,與當年熱火朝天的建設相比,現在一切都很平靜。

  惟一讓戴曉燕有些意外的是,當時東海春曉天然氣處理廠的總監劉奎本打算將“海上井架噴火的照片”送給她,但在請示了上級後突然推說“不行”。 

  實際上,在綿延海底470公里的輸氣管道另一端,矗立在中國東海海域中的春曉油氣田卻一直都不平靜。春曉油氣田距上海東南500距寧波350公里,所在的位置被專家稱為“東海西湖凹陷區域”。除春曉外,還包括平湖、殘雪、斷橋和天外天等油氣田,總面積達2.2萬平方公里。春曉天然氣處理廠,就肩負著將油氣處理後輸送到寧波、杭州等長三角城市的使命。

  在戴曉燕到訪一個月後,“海上井架噴火照片”的正式版本才出現在公眾面前。照片顯示,2005年9月19日上午9點19分,中國東海上一個鑽井平台的井架煙囪噴出了熊熊烈火。這是春曉油氣田的第一把火,它意味著春曉油氣田進入正式生產階段。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