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聯合報:藍委一盤散沙 差異之大超乎想像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6-30 09:39:51  


  中評社香港6月30日電/聯合報今日刊載社論說,全體“考監委”被提名人列隊進入“立法院”,在“立委”的調侃嘲弄中,行禮如儀地藉名“拜會”完成了“拜票”。要說這次拜會滿足了什麼,大概就是“立委”莫名所以的政治自大症吧!

  “立委”減半不是解決“國會”亂象的良方,從“立法院”近數月的表現來看,答案已經非常清楚了。從總質詢的爭相作秀,到釣魚台風波吵嚷著開戰,到要求在兩岸協商中插上一腳,到朝野競提退稅增薪的錢坑法案,乃至對“考監委”審查的大放狠話,“立委”之不甘寂寞,台灣人有目共睹;他們的專業水平,更讓民眾搖頭。要說劉“內閣”一個月的施政無法讓人民滿意,新“國會”五個月的表現更教民眾痛心疾首。

  社論指出,新“國會”沒有新形象。問題的癥結,在“立委”對自身職權的錯誤認知和專業素養的不足;許多“立委”幾將問政焦點全部集中在質詢,“立院”更重要的“憲政”職權如立法權、預算審查權,反被拋在腦後。而“立委”為了爭取便宜的曝光機會,只能跟隨新聞熱點炒作短線議題,其手法往往不外激情、羞辱、罵街、爆粗口等非理性方式。作秀、鬧場式的質詢手法,不僅大量製造了政治的污染煙塵,也徒然引起民眾的厭惡及反感,這亦是“立院”始終無法洗刷“亂源”污名的原因。

  重回在野卻方向不清的民進黨,在“立院”採取強力杯葛戰術也就罷了;讓人瞠目結舌的是,許多凸槌、脫線的戲碼卻是由“國會”最大黨的藍軍“立委”領銜主演。包括在釣魚台事件叫囂“出兵”,辱罵“駐外使節”為“台奸”,揚言杯葛“考監委”提名讓馬“總統”“好看”,皆暴露了執政黨“立委”的躁動、低能和情緒化。在這樣失序的政治互動中,政黨政治經常處於失靈的狀態;尤其,在藍軍“立委”的亢奮叫囂中,竟也看不到政黨意識的存在,這才是更令人擔憂的事。

  朝野“立委”在紀律及凝聚力的表現,差異之大超乎人們的想像。即使在陳水扁“總統”弊案頻爆之際,民進黨“立委”也沒有人對他口出惡言;即使扁政府“內閣”表現再離譜,民進黨“立委”也一律曲意迴護。這種擁黨徇私的態度,當然違背“憲法”對“立委”職權的託付。相形之下,國民黨“立委”則有如一盤散沙,角頭型“立委”只顧耕耘其地方利益,名嘴型“立委”一味逞口舌之快,重個人甚於重整體,根本看不出有執政黨的團隊意識與責任感。有人形容民進黨有“幫派”般的凝聚力,而佔“立院”四分之三席次的藍軍卻有如一團“自由基”;這是“國會”的致癌因子,也是台灣政治的阿奇里斯之腱。

  社論認為,短期而言,要改善立法與行政部門的互動,減少政府施政阻力,馬“總統”當然有不可迴避的責任。對於龍蛇雜處的“國會”,馬“總統”抱著“敬而遠之”的態度;對於同質性甚高的“內閣”,則持“退居第二線”的想法。馬“總統”此舉或在彰顯其“元首”的超然地位,但調和五院是“總統”的“憲政”責任,馬“總統”既顧慮“黨政不分”之譏,不願透過黨的系統來指揮“立院”黨團;但他仍須提出其他可行的政治途徑,讓“立委”能與聞並了解行政決策的理念,始能讓一群無頭蒼蠅般的黨籍“立委”降低對行政部門的莫名敵意。

  就長期而言,“立法院”想要成為真正的“國是重鎮”,“立委”必須戒掉到處搶鏡頭、出鋒頭、亂發言的癖好,潛心經營自己的“國會”政治舞台,落實法案及預算審查的職能,提高質詢的專業和氣度,才是贏得社會尊重之道。試想,“立法院”被譏為“行政院立法局”,其根本原因,不就是“立委”拋棄了立法的本職嗎?如果繼續耽溺於“國是論壇”那樣廉價的謾罵質詢,朝野攻伐,以羞辱或護航行政官員為能事,別說台灣政治難有起色,“國會”更將永遠追求不到讓人尊重的位置。

  如果“立法院”再不自我提升,它的政治聚光效應可能一日不如一日;民眾看厭了日復一日重複演出狗咬狗的老劇本,必將倒盡味口,反正就是烏漆墨黑一團亂嘛!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