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時評:胡錦濤對話網友 掀開政治民主新一頁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6-30 17:01:49  


6月20日,胡錦濤在人民日報社主辦的人民網“強國論壇”工作平台,通過視頻直播同廣大網民在線交流。 新華社
  中評社香港6月30日電/據新華網報道:近日,《中國改革》雜誌發表重要評論《總書記對話網友 掀開政治民主新一頁》,文章說,中共最高領導人首次通過網絡這個現代技術手段,直接與普通公民溝通和對話,表現出對互聯網的高度重視,具有非同尋常的現實意義和歷史意義。以下為全文。 

  6月20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胡錦濤親臨人民網“強國論壇”,通過視頻直播同廣大網民在線交流。總書記坦言,他經常通過網絡傾聽民意、體察民情,了解公眾對黨和國家工作的意見和建議。這是中共最高領導人首次通過網絡這個現代技術手段,直接與普通公民溝通和對話,表現出對互聯網的高度重視,具有非同尋常的現實意義和歷史意義。 

  蓬勃興起的中國互聯網,以其便捷高效、平等互動的特性,越來越成為公眾意見匯集、各階層對話、政府與民間溝通的重要載體和渠道。可以毫不誇張地說,以網絡為媒介和載體、以虛擬空間中的交流互動為主要方式、以關注和參與公共事務為核心內容的新型網絡政治生活,正在當代中國社會的喧囂與躁動中迎面走來,深刻影響著中國政治現代化的進程。 

  經過三十年改革開放,中國各領域都獲得了長足發展,但矛盾和問題也不少,例如資源匱乏、環境污染、社會衝突加劇等。與此同時,中國現有政府架構中的民意匯聚和表達機制還存在許多不足,普通大眾和政府之間還比較缺乏有效的溝通渠道。在這種情況下,互聯網的出現及時填補了這個空白,成為民意表達的重要場所。各種公共論壇、社區和興趣小組在網絡上的興起就是明證。 

  網絡允許普通大眾自由發表言論、反映生活疾苦,能夠充當各種不同意見的“宣泄口”和“安全閥”。古語云“防民之口甚於防川”,讓老百姓把心裏話講出來,交流對現實問題的看法,有利於防止現實中各種極端行為的出現。網民們還可以就公共事務發表意見監督政府行為,給政府部門獻計獻策,而政府則可以通過網絡及時地把握社會狀況,從而建立起普通大眾和政府部門之間溝通的橋樑。這樣一來,無形中促進了政治民主和政治參與,還為社會主義政治文明提供了一個有效的平台和載體。 

  正是通過網絡,在引人注目的廈門PX事件中,社會力量對政府決策的影響力取得了歷史性突破。如果我們把廈門PX事件置於新型網絡政治發展史當中來看,這絕不是孤立的個案。網民意願的匯聚和表達深刻地改變了公共事務的進程:關於改革方向的大辯論,折射出民意的多元化和各階層的深刻反思;對周正龍“華南虎”照片的質疑,體現出廣大民眾力圖監督政府活動的強烈願望;關於“范跑跑”和蔣曉娟的爭論,表達了各階層人士對公共道德和公共事務的深入思考…… 

  通過網絡的有效動員,公民能夠深度參與公共事務,發揮不可替代的獨特作用。例如,面對某些西方媒體對西藏問題的歪曲報道,許多中國公民和民間組織自發組織起來,通過網絡手段和海外華人的幫助,細緻揭露這些報道中的不實之詞,廣泛宣傳中國建設西藏的重大成就,從而有效地改善了中國政府的國際形象。在汶川大地震中,正是借助於網絡,各類NGO組織更加高效地募集物資、提供協助或深入災區提供志願服務,數以百萬計的志願者奔赴四川抗震救災,湧現出不勝枚舉的感人故事,其中四川茂縣女孩張琪通過網絡提供空降地點,為空軍空降汶川救災立下大功。 

  新型網絡政治正在重塑中國政府的執政方式和理念,胡錦濤總書記對互聯網政治功能的肯定,彰顯出執政黨在政治民主的道路上更加開放和自信。儘管在網絡中還有一些不和諧因素,網絡空間的組織和秩序還有待規範,公眾也容易滑向浮躁的民粹主義或自負的精英主義,但是毫無疑問,在中國人民富有激情又兼具成熟和理性的努力下,新型網絡政治的潮流已經勢不可擋。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