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國面對威脅遠超西方 國際合作需實力對等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7-08 10:21:26  


中國海軍039宋級潜艇艇員列隊。(資料圖)
  編者按:國際形勢風雲變幻,軍事熱點撲朔迷離。jinri,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林芯竹撰文表示:中國不需要建設美國式軍事力量。此文一出,引發網友激烈討論。 

  本周《周末點兵》邀請《世界軍事》雜志執行總編輯陳虎先生根據當前國際形勢爲大家分析:確定軍力規模的標准究竟爲何?中國面對的威脅與西方大國相比究竟怎樣?“中國威脅論”是否能够降溫? 

  陳虎:剛剛過去的一周,有媒體刊發了國內專家的文章,提出“中國不需要建設美國式的軍事力量”,引發了網友衆多的討論。針對這一論題,個人認爲有必要厘清某些模糊認識。 

  確定軍力規模還要以“我”爲主 

  一國的軍事力量很難用一兩個簡單的指標來表述,有的國家兵力規模大,有的國家軍費投入高,有的國家軍事技術先進,等等。因此簡單地用數量、規模來進行國家間軍事力量的對比,顯然不够嚴謹。同時,把別國的軍力作爲本國發展的趕超目標,一來不科學,二來給人以對抗的印象。事實上,任何一個國家的國防力量,都是根據自身的需要和可能來確定發展目標。需要與可能的確定,完全要依照本國的實際情况,堅持以“我”爲主,而不是別人認爲你的需要有多大。  

  中國面對的威脅遠超西方大國  

  對于中國而言,國防力量的需求遠不像外人想象的那樣簡單。相對和平的周邊和世界環境,雖然 使大戰的威脅大大降低,但傳統和非傳統安全領域的威脅依然嚴峻。可以說,沒有哪一個西方大國像中國這樣,主權和統一面臨嚴重威脅;沒有哪一個西方大國像中國這樣,同時面臨著恐怖勢力、分裂勢力、極端勢力的嚴重威脅;沒有哪一個西方大國像中國這樣,面對著嚴重的能源安全、信息安全、衛生安全、環境安全等問題;也沒有哪一個西方大國像中國這樣,連續面對著包括汶川地震那樣的一系列嚴重自然灾害。厘清了上述問題,你難道還會說中國的國防需求低于某某國家嗎?  

  國際合作也要實力對等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隨著中國經濟和世界各國聯系的增加,中國是否需要保護自己的海外利益?以什麽樣的方式來保護海外利益呢? 

  不可否認,依靠國際法、對外關系和國際合作,來維護在世界範圍內的國家利益,符合中國的基本政策,也是我們過去的一貫做法。但同樣不可否認的是,任何法律條文失去執法力量的支持,都會成爲一紙空文;安全方面的國際合作,不管是在傳統安全領域還是非傳統安全領域,平等合作是建立在力量對等的基礎之上的。也就是說,不管是依靠國際法、對外關系還是國際合作,都需要我們有足够的軍事力量。任何一個國家都不可能把自身的安全,完全寄托于別國提供力量支持的所謂國際合作中。國際合作中的任何平等夥伴都需要在維護和平與安全中作出貢獻,這些貢獻需要我們有足够的防務力量。 

  自我限制無助降溫“中國威脅論” 

  近年來,“中國威脅論”在某些國家、某些媒體和某些人群中始終熱度不减。根本原因幷不在于人們對于中國發展的不理解,而在于少數人別有用心的炒作,目的是限制中國、制約中國、拖住中國。其實,在有些國家的一些人眼里,不要說偌大的中國,就連更小更窮更弱的發展中國家,也會經常使他們感到莫大的“威脅”,令他們寢食難安,必欲除之而後快。在這種情况下,對于國防建設加以自我限制,不僅無助于降溫“中國威脅論”,反而會使某些人看到炒作的效果,投入更大的力量,以更高的調門進一步炒作。 

  無論從曆史上還是從邏輯上看,中國的國防力量從來就是一支和平的力量,這支力量越强大,對和平做出的貢獻就越大。要想讓更多的人認識到這一點,自我限制是不行的,只有更快的發展,讓更多的人看到,迅速强大起來的中國,不僅沒有威脅別人,反而使世界更加穩定、更加和平。那時,“中國威脅論”也就不會再有市場了。(來源:新華網)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