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7月8日電/中國充滿自信心地走向在日本北海道洞爺湖舉行的八國峰會。胡錦濤到達之前,中國高級官員已在那裡指責峰會對長期目標講“空話”,要求工業國對减少溫室排放采取具體的短期和中期步驟,要求峰會對世界糧食危機和油價帶來的問題拿出解决辦法,幷說發展中國家是這些危機和問題的最大受害者。德新社駐華記者認爲,中國的這種積極主動姿態是從來沒有過的。
德國之聲報道,中國領導人還從來沒有這樣主動地走向八國峰會。中國領導人第一次參加八國峰會是2003年,當時江澤民在法國埃維安參加了這個峰會。現在,中國跟印度、巴西、墨西哥和南非一起,已經成爲常規客人,因爲,沒有門檻國家的參與,全球性的問題已經無法解决。上海國際問題研究所研究員于迎麗說:“對中國來說這是個作爲强國扮演重要角色的好機會。”
假如今天這個由美國、日本、德國、法國、英國、意大利和加拿大構成的“主要工業國”超級俱樂部的入部前提仍然是成員國的經濟實力,中國作爲世界第四大經濟體早就應該是其中一員了。于迎麗認爲:“如果中國接到(入會)邀請,我肯定我們會願意參加的。”但她認爲,現在的機制作用得不錯,“中國列席會議,已經表明我們作爲全球性大國已經得到了承認。”
在峰會前夕,中國國務院還迅速推出了一個增加糧食生産的計劃,以此向世界表明,它靠自己的力量就能够養活它的十幾億人民。這個計劃的目標是,在今後12年裡保證至少在95%的程度上自給自足。爲了到2020年把糧食産量提高到5.4億噸,要更好地保護農業用地,建設農業基礎設施。中國農業部司長劉正東(音)强調說,中國的這個計劃是“對全球食品保障作出的最大貢獻。”
對中國來說,更急迫的是爲經濟繁榮尋找可以買到的能源。于迎麗研究員說:“我想,石油問題對中國來說是最重要的。”中國政府認爲,石油價格大漲的原因是供應不足,需求增加,美元疲軟和投機。中國外交部部長助理劉結一說,在這四個方面,國際社會,尤其是“相關國家”必須采取措施。他不容置疑地指出,美國必須對美元的疲軟更有力作爲,産油國必須提高石油生産。
中方雖然把對全球變暖的鬥爭提升到了國家任務的高度,但在氣候保護方面中國的迎合較少。北京指出它的目標,到2010年,把每一元人民幣經濟産值的能源使用量比2005年水平降低20%,但中國還遠離這個目標。北京認爲富國更有義務,因爲它們對溫室氣體排放的大多數負有責任,人均排放量要高得多。
然而,沒有中國的參與,對地球變暖的鬥爭是不可能贏的。中國是世界最大煤消耗國,正在溫室氣體排放方面超越美國,走向世界第一。然而,綠色和平等的組織認爲,有些發達國家應該停止利用中國和印度“來爲他們自己的無所爲”開脫了。北京傳媒大學對外關係學教授徐鐵冰(音)指出,盡管面對命運的挑戰,中國對八國峰會的期待卻是有限的,“從過去三十年的歷史可以看到,這個峰會有個問題:它談得很多,做得很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