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台灣人為啥把“和”念成“汗”?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7-11 10:25:57  


  來到台灣,我發現台灣人的普通話,普遍比香港人好。

  在台灣,把普通話叫做“國語”。細細探究起來,其實“國語”一詞早已有之。1902年,京師大學堂(北京大學的前身)總教習吳汝倫前往日本考察,見到日本正在推廣“國語”,又稱“共同語”。吳汝倫回國之後,提出中國也應該推廣國語。他以為,中國的國語以北京話為基准。台灣一直沿用國語一詞至今。

  現在台灣會說國語的人,將近百分之九十。五十歲以下不會說國語的人很少。

  在台灣是怎麽學普通話的?台灣中小學都實行“國語教育”,老師用國語講課,學生要用國語回答問題,所以從小就學習講國語。
 
  在1945年日本投降前,在台灣會講國語的人並不多。那時候,台灣人主要講方言——閩南話和客家話。此外,那就是日語。

  從明朝以來,大批福建人移民台灣。他們講閩南話。如今,台灣最多的是閩南人,占總人口的百分之七十三。閩南話成了台灣最主要的方言,稱為“台語”或者“台灣話”。

  後來,來自廣東(主要是廣東梅州一帶)的移民也大批移居台灣,他們講客家話。如今在台灣,客家人占總人口的百分之十二。

  台灣的原住民已經成了名副其實的少數民族,只占總人口的百分之二。原住民講南島語言。

  除了閩南人、客家人、原住民之外,還有占總人口百分之十三的外省人。外省人來自中國大陸各省,大部分都會講國語。

  就語言的“溝通度”(最大指數是1.000)而言,據調查,在台北,國語的溝通度為0.985,接近于1.000,差不多是全民共通語;閩南語的溝通度是0.495,近一半,是次要交際語;客家語則為0.001,僅是純粹的族群內用語。

  在台灣,大部分人既會講國語,又會講閩南語。這樣的“雙語族”占總人口的百分之七十。不過,在我“聽”來,這些“雙語族”所講的國語,往往帶有明顯的“台灣腔”。

  也有的只會講國語,不會講閩南語(主要是外省人),大約占總人口的百分之之十一。這些人的國語,則帶有原省籍的口音。

  大約正是因為台灣的國語“溝通度”幾乎達到百分之百,所以我來到台灣,與台灣朋友溝通無語言障礙,講普通話可以走遍台灣,深感方便。同樣,大批台胞來到大陸經商、旅游,也無語言障礙,非常方便。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