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聯合報:民進黨“初選”啟示錄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7-23 09:21:04  


  中評社香港7月23日電/民進黨全代會確立了明年縣市長選舉,將以“協調、徵召”取代過去以“黨內初選”為主的提名制度。這樣的發展,真教人不勝感嘆。

  聯合報今天發表署名文章指出,民進黨創黨以來,初選一直是它維持公平和民主的重要制度。最初,為了和國民黨“從上而下”的提名區隔,民進黨提出“黨內初選”制度,並謂“沒有黨內初選就不民主”。之後,不惟國民黨拿香跟拜,連新黨也加碼採用“完全開放的初選制度”。

  可惜,民進黨的初選問題卻越來越大。為了尋求初選出線,有意問政者無不豢養大批人頭黨員,黨內民主的訴求反變成向下沉淪的因素。更走火入魔的是,連基於專業、弱勢考量的全臺“不分區‘立委’”,也變成依初選方式提名,以致選出來的學者不學者,弱勢團體不弱勢團體,完全失去全臺不分區的意義。

  民進黨為降低人頭黨員的影響,不斷加重“民調”在初選的比重。以目前民調七成、黨員投票三成的比例看,黨內初選已逐漸失去黨內民主的功能,而只是對“參選人勝算”的民調考核而已。

  但民調成數雖加重了,卻更傳出參選人開始養“人頭電話”,用上萬支人頭電話來影響民調結果。在深綠成員主導下,黨中央更弄出“排藍民調”。至此,黨內初選連“篩選”功能都不具備,遑論“黨內民主”了。

  觀諸其他民主國家的提名制度,“黨內初選”本來就只是選項之一,並非絕對的民主價值。因為,不管如何提名,被提名人終須經過選票的淬鍊才能當選。政黨為了勝選,原可有不同考量,無論什麼考量,最後都得經民主程序的考驗。所以說穿了,當初民進黨宣稱“沒有黨內初選就不民主”,也是一個民粹迷思罷了。

  用徵召協調取代初選,說明民進黨不得不向現實靠攏。但就像“國會”減半、單一選區兩票制導致大敗,民進黨陷在自己塑造的“黨內初選”迷思中,吞下自己種下的苦果。“出來跑,總是要還的”,還真是所言不虛。 


    相關專題: 兩岸新局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