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國產航母下水 樂觀也會在4到5年後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8-04 10:13:06  


中國空軍殲10部隊。(資料圖)
  空軍硬件裝備快速加强

  2006年12月29日,新華社、中央電視台向公衆宣布新型殲-10裝備部隊并成建制形成作戰能力。殲10戰鬥機的服役使中國首次擁有了國產第三代戰鬥機(蘇-27SMK、蘇-30MKK系列爲進口),2008年初外國軍事媒體稱,中國已經開始自行生產殲11B重型殲擊機,該機是俄制蘇-27戰機的中國版升級改進型號,-11B國產化率極高是首次不大量使用俄羅斯部件制造的第三代重型戰機,此前中國一直按合同引進俄羅斯的部件組裝殲11戰機。根據中國航空報消息,殲11B戰機飛控系統爲國產備整體技術水平非常先進,發動機爲國內自行研制,機體使用了15%的鈦合金,并在機翼上使用了部分複合材料。總體說殲11B戰機已完全超過國內裝備的蘇式系列戰機,有文章稱殲11B甚至優于俄蘇-35戰機,這種說法筆者不贊同,別的不說單說發動機,國產貨就達到不俄羅斯的水平。說接近或稍弱于蘇-35的說法還勉强有些可信度的。近日簡氏又有報導稱中國殲11B戰機已經完成組裝95架。如果說消息屬實,那麽就意味著至少有超過60架的殲11B已經裝備部隊,加上中國之前組裝的殲11、自行生產的殲10(外媒消息稱中國已經開始裝備第5個團的殲10,每團配24架)、引進的超過100架的蘇-390MKK、和國產殲轟7A戰鬥轟炸機,中國三代戰機總體數量已經超過450架。這樣的數量在世界强國空軍里也能排名前位。對周邊國家空軍更是已經占據了數量優勢。國家軍工正在全力爲空軍提供新型裝備。未來四代機的研制工作已經展開,個人認爲在下一個十年內,國人應該有希望在2020年前看到中國的第四代戰機在藍天翱翔。 

  限制多讓飛行員素質不容樂觀

  在軍工企業努力之下,我國的空軍裝備有了質的提高,雖然還趕上不上發達國家某些尖端戰機,但起碼我們自己有了同樣的東西,性能上可能有缺陷,但是我們已經有了,不用再受制于人,不用再進口猴型裝備。對比軍工的努力,中國空軍的戰鬥力確不是很樂觀。前不久空軍兩架殲八在訓練中出現事故,是在空中相撞墜毀,分析一下出現事故原因可能有三種,一是地面指揮出現問題,二是機械故障,三就是飛行員個人素質問題。地面指揮出現問題可能性不大,我軍運用地面指揮控制空中戰機作戰已經有數十年,各種條例規章制度建全,而且指揮室內是多人同時作業,又是在訓練階段,各工作人員注意力集中,出現問題可能性不大。

  二是機械故障,如戰機出現機械故障,飛行員會及時向指揮台和友機通報,指揮台收到報警後,會及時通知該空域的其他訓練的戰機。機械故障不是爆炸,友機應該有時間躲避。

  三就是飛行員素質問題,戰機空中相撞,而無任何預警,說明飛行員在相撞機之前沒有意識到,兩機飛到同一條航綫上都沒有發現。如果是因爲飛行員問題出的事故,不管怎樣說都是低級錯誤,飛行中與友機的聯絡暢不暢通,儀表盤數據觀察情況,雷達預警裝置是不是打開,這些都跟飛行員的有直接關系。飛行員的個人素質又與訓練體制有直接關系。

  曾經有消息稱“某空軍部隊創造了連續數十年安全無事故”,這是什麽概念?戰鬥機部隊不是民航,每次只要安安穩穩把乘客送到目的地就行,飛行中不需要做任何大的機動動作,也不允許。戰鬥機部隊訓練是在進行各種戰術訓練的,這個過程中大機動飛行,高難動作不可能不做。高質量的訓練不可能做到“安全飛行數十年”,美國空軍曾經一周內掉七架戰機,難道美國空軍訓練要比中國落後嗎?北約空軍飛行員訓練小時年均250小時以上,中國空軍飛行員在2000年前連這個數字的一半都達不到。台灣空軍飛行員的飛行小時都要比解放軍空軍飛行員多。這樣看來,可以想像這支部隊這幾十年來都是在飛起飛降落,能保持飛行員的飛行小時就行。這充分說明,我們的訓練體制有問題,怕出事,怕損失,條例多,限制多。 

  中國空軍訓練體制需要改變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