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江要介:“鞏固日中關係符合世界潮流”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8-11 18:54:18  


  中評社北京8月11日電/在《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簽署30週年之際,曾參與這一條約談判過程的日本外務省原亞洲局局長中江要介接受了新華社專訪。他在回憶當年的經歷時說:“鞏固日中關係符合世界潮流。”

  中江要介說,日中和平友好條約能夠簽署,在日本方面有兩位政治家功不可沒,他們就是時任日本首相福田赳夫和外相園田直。

  1978年7月,雙方談判進入最後的關鍵階段,中國副外長韓念龍和日本駐華大使佐藤正二進行了多次談判,中江要介也赴北京參與了這一過程。中江要介在同年8月5日回國,並於6日在箱根王子飯店向福田首相、園田外相及安倍晉太郎官房長官作了彙報,這次彙報在日本被稱為“箱根會談”。隨後,中日雙方外交當局商定,園田外相8日訪華。中江要介告訴記者,園田外相在得知自己的行程後說,1978年8月8日,三個8連在一起,很吉利。

  園田外相8日到北京後和黃華外長進行了四五次會談。中江要介認為,談判焦點集中在兩個問題上:一是日方認為中蘇之間締結以美日為敵國的同盟條約,中國要和日本締結和平友好條約就應解除與蘇聯的同盟關係;二是中方要求在條約中寫入反霸條款,但日方擔心這會被理解為針對蘇聯,從而影響日後日蘇之間有關領土等問題的談判。中江要介說,鄧小平在會見園田時明確表示中蘇同盟已名存實亡,而條約中也規定本條約不影響締約各方同第三國關係。這樣,日方的擔憂得以消除,條約於8月12日在北京順利簽署。

  中江要介說,在隨園田外相與中方談判的最後幾天裏,他抽空去了北京郊外的碧雲寺,在那裏的孫中山紀念堂看到了孫中山的一首詩:“世界潮流,浩浩蕩蕩。順之則昌,逆之則亡。”中江要介說:“我想,這首詩體現了孫中山的革命思想,民族獨立和解放是當時的世界潮流,中國要順應這一潮流。現在,簽署日中和平友好條約,鞏固日中關係也符合世界潮流。於是我向園田外相介紹了這首詩,並建議他在發言中引用這首詩。園田外相欣然同意,並在12日條約簽署當天的晚宴上發表演講時引用了這首詩。”

  作為資深外交官,中江要介不僅在這一條約簽署過程中發揮了作用,後來還擔任了3年駐華大使,現任日中關係學會名譽會長,為發展中日友好作出了很多貢獻。在談到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的意義時,中江要介說,正如福田赳夫所說,這一條約把日中兩國關係從建交時的“吊橋”變成了“鐵橋”;不僅如此,從世界範圍來看,條約中的反霸條款也對後來的世界格局產生了重要影響。

  對於日中兩國關係的未來,中江要介認為,不能忘記建交時的“原點”,那就是出於對戰爭的反省,要維護亞洲各國和平、友好、共存這一“世界潮流”,只有這樣,兩國才能子子孫孫世代友好。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