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金溥聰離馬英九最近 離“總統府”最遠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8-12 23:13:56  


 

  問:這意味你不再幫馬英九了嗎? 
  
  答:簡短地說,就是我想脫離政治核心漩渦,很多人被吸引進來。我正從核心的漩渦,努力往外游。 

  我會和馬市長(指馬英九)保持一定的‘物理空間距離’。這不是說,我們從此不聯絡,不往來,不再討論政治,這是不可能的事嘛!畢竟我以前是他的幕僚。現在做為一個朋友,我不可能、也沒有理由因為外界的謠言,便對朋友畫清界限,說“為了怕被誤會,我們不要通電話!”(拉高音量說)“我們也不要見面!”(哈哈)未來我會“遠距離地幫忙”。 

  問:有人猜測,你香港工作結束之後,還是會回來幫忙馬英九? 
  
  答:你講得很含蓄,有人說我會“馬上回來”呢!他們都說我會回來,但是我為什麼要隨他們起舞,回答:“我絕不會回來”或“對!我會回來”? 

  問:大選之後的這段時間,你都做些什麼事? 

  答:這段時間我是刻意、徹底放空自己。我出國四次,去帛琉、蘇美島、香港,還有奧地利和捷克。最近有關我傳聞最多的時侯,我人正在歐洲。從6月27日出國後,竟然還有部分媒體暗指我是放話要改組“內閣”的“影武者”,讓人啼笑皆非。這真是太誇張、太缺乏新聞專業了。 

  我已經都浪跡天涯,走到必須以“地理的距離”來證明自己的心意了。只是我想走自己的路,部分媒體卻不肯放過我。但你等著看!三個月後,對於影武者這類不是事實的揣測,會愈來愈沒有公信力。 

  問:你這次去香港多久呢?這是你的另一段生涯規劃嗎? 

  答:我和香港中文大學簽約半年。我已經52歲了,如果65歲退休,我還有13年的時間,倒退計算,我還能積極做什麼事情呢? 這是我要思考的。但我絕不會選擇再做近身政治幕僚的工作。 

  ■如何回應外界的爭議批評? 

  問:一直以來外界對你有許多批評,你自己怎麼看? 

  答:外界真的過度把我神祕化。沒辦法,政治有時喜歡創造一些稻草人來做為攻擊目標。我就像是其中一個稻草人。 

  我在(台北市)新聞處長任內有一句名言:是我的帳我一定認,不是我的帳不要算在我頭上,這是我的原則。 

  在工作上,我是一個角色理論者,分配我演什麼角色,我就演什麼角色。做為一個前幕僚,或是選舉重要的幹部也好,我很清楚,很多事情得要概括承受。 

  我在學校教書時,從來沒有人說我強勢。學生認為我是很有親和力的老師。但是進了市政府,大家幫我取很多外號:金小刀、鬥雞、驕傲的公雞。對不起,要當刀,我也要當大關刀。 

  我記得1998年第一次跟馬市長選舉時,我上政論Call-in節目,那時沒人打電話進來罵我。記得有人稱讚我的形象是一個溫文儒雅的學者。曾幾何時,已變成殺氣騰騰,神祕、剽悍的形象。 

  看到很多媒體報導討論我,太多的內容不是事實,完全違反新聞專業。你可以有你的主觀意見,這是言論自由,但是意見所依據的事實有沒有確實查證?是否懷有個人偏頗的惡意?先捏造事實,再據以發表的意見一定就是扭曲的。 

  問:對於這些不是事實的報導,你都不回應嗎? 

  答:如果我還是官員時,我就有義務要回應。但是我已經不是官員了,我沒有義務回答我認為無聊、不相干或是蓄意對我造成困擾的問題。但是因為我不接受訪問,有些人就把我當成很神祕,誇大我手中握有權力魔術棒,我不需要向每一個人解釋,我不為他們而活。 

  問:是不是馬英九最信任你,所以外界認為你可以決定很多事? 

  答:馬市長是我看過的領袖裡,最能博採眾議的人。他是重要決策採共識型的領袖,不是專斷型的,我只是其中一個他會諮詢的對象。很多人從結果推論,說他很多都是採用我的意見,但這不見得是對的,你怎麼知道這建議是誰提的呢?只有當事人心裡明白。但因為我的角色是幕僚,我不可能出來對人家說,這是誰的意見或不是誰的意見,就算報導錯誤,我也只有概括承受。 

  問:從一個清純學者,變成常常被批評的對象,你的心情如何? 

  答:我對我的選擇無怨無悔。我從政以來常撞得遍體鱗傷,我自我檢討這跟自己的個性有關。一是,我看到正當性不足的事情,不論是有關人、事、或政策,我會忍不住想阻止它發生。又如一個公共人物透過媒體所投射的社會形象跟真實的本質落差太大時,我不會在媒體上攻訐他,但我會選擇跟這個人漸行漸遠。但台灣政治圈講究的是:明哲保身、廣結善緣,最忌諱好管閒事、擋人好事。我自認只是75%的政治人,25%的獨立自我,但是我的好友吐槽我太高估自己,應該是倒過來才對。 

  以前有市議員罵我沒有朋友,我回答:“我的朋友不多,但是好朋友很多。”在政治上,我的態度是棉花後面有塊鐵板,碰到底線我就不太願妥協。我認為我的政治形象是壓低的,而有些人是被拉高超過真實。因為我的幕僚角色就像是彈簧會把我拉低,但一旦對方過度時,我會開始衝撞反擊,直到我把彈簧撞斷。真相也就會比較明顯。 

  所以外面提我的時候,常常只談外號,像“極核心幕僚”“那個人”“佛地魔”(《哈利波特》小說中的大惡魔),因為如果點名我,但又不是事實的話,我會反擊的,不惜撞斷彈簧。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