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時:兵敗京奧後 台灣棒球下一步怎麼走?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8-22 09:55:56  


  中評社香港8月22日電/台灣中國時報今日刊登社評指出,鏖戰了三小時四十多分鐘,十二局下半終於在張誌家三振打者後,中華棒球隊辛苦擊敗了加拿大。遙想二○○一年十一月十八日,張誌家一夫當關助中華隊以三比○打敗宿敵日本,贏得第卅四屆世界盃季軍,阿家的意氣風發相信大家都記憶猶新;然而,二十日北京的夜晚,當阿家辛苦守成後,卻無太多欣喜歡顏,因為這只是本屆奧運中華隊的第二勝,總排名則是第五名,和雅典奧運的結果一模一樣。

  這種差強人意的成績,相信台灣人是不可能滿意,尤其八月十五日遭大陸逆轉勝,國恥之說不脛而走。有不少球迷認為,不該將“國恥”之名掛在球員身上,畢竟球是圓的,況且大陸已非吳下阿蒙,球員不該成為替罪羔羊。然而,“國恥”傷痛確實存在,如今中華隊的京奧之旅業已結束,是到了全面檢討的時候了!

  社論指出,平心而論,被外界視為史上最弱奧運參賽團的這支球隊,展現的士氣頗令人稱道。出戰日本隊,直到九局上才因投手調度失靈崩盤;在敗給大陸隔日遭逢紅色古巴,竟能在李振昌、張誌家聯手下,只讓古巴一分贏球;而在出戰韓國,兩局連失八分的逆境下,還能於第六局扳平,最後雖功敗垂成,中華隊的拚戰精神卻不容汙衊;破釜沉舟的台美之戰,也只以兩分見負。即使是五連敗之後,和加拿大的第五名之爭也還像樣,這才勉強保住基本盤。若是以往,台古、台韓之戰早就七局提前結束比賽了。準此,本屆中華隊即使跌跌撞撞、韌性不足,有失高貴風華,但力克失分率遠較中華隊為佳的加拿大,中華隊的敦克爾克大撤退仍算有成。

  我們必須承認,中華隊兵敗北京,除了對大陸一役是該贏未贏,其餘皆是技不如人。技不如人是因無法選出最佳的投打陣容出征,所以即便先發投手表現讓人驚豔,中繼救援卻無力守成;而在陳金鋒帶傷入列、張泰山藥檢未過遭禁賽,少了兩門大砲,貧打就不意外。還有,向來最讓人放心的內野金(胡金龍)鏞(陳鏞基)連線,京奧之役卻無法徵召,加上三個旅美小將經驗仍待琢磨,以致重要關頭就會失守。責任當然必須歸咎於教頭洪一中;但旅美、旅日球員徵召不順是外部結構,而島內職棒球員真能在大陣仗中逞雄風的實在不多,這是內部結構限制。唯有陳金鋒、張泰山問題未能於島內察覺並當機立斷換人,是最大失策;不過大體而言,以今日台灣整體的棒球實力而論,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總是事實。

  社論指出,兵敗京奧,先不談技術或結構面,反而得先檢討兩項觀念。首先,台灣人和教練團始終忘不了歷屆國際賽始終會有黑馬竄出,宛如薛仁貴手執方天畫戟、騎乘白馬救駕李世民那般;於是僥倖行險、要馬兒好又要馬兒不吃草的心態畢露。殊不知台灣棒球雖然人才輩出,卻只能在跌宕不穩、小格局的框架裡運行,而今在全球化名下,人才外流(或美其名為美日加工)固然讓我們捉襟見肘,但島內職棒環境的故步自封以及基層棒球的萎縮,若我們還繼續僥倖行險,就猶如義和團拚鬥八國聯軍那麼難堪。可是政府、台灣人、職棒球團、球員們都能齊心正視此一危機嗎?

  另一觀念癥結在於教練團。棒球行家指出,接連幾場都是一分敗的球賽,問題是出在教練團身上。就以最令人心肺俱裂的八一五之役來說,明明兩隊實力仍有一段差距,大陸卻在天時、地利、人和情況下,經由美籍教練拉斐爾的運籌帷幄硬是扳倒中華隊。而對上韓國時拙劣的投手調度,都證明島內職棒教練亟需再教育的必要更勝於球員。只是島內教練、球員積習太重,即使延攬大聯盟的知名教練前來,能否虛心受教恐有疑義!

  棒球在台灣確實承受太多體育之外的使命或意涵,首度敗給大陸更是不可承受之重;但歷史發展告訴我們,集體意志的凝聚、苦悶心緒的發抒,此時此刻都少不了棒球。因此,我們確實該銘記八一五是棒球“國恥日”,只是,勝敗榮辱不只由場上競技的選手和教練來承擔,政府、台灣人、球團主事者都得一體分攤兵敗北京的恥辱。


    相關專題: 2008年第29届(北京)奧運會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