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智經倡單程證額撥內地配偶 或引發爭議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9-13 09:23:05  


智經昨發表有關“從單程證制度探索香港的人口政策”的研究報告。左起︰李胡韋珞、黎慶寧、白景崇。
  中評社香港9月13日電/由香港醫管局主席胡定旭擔任主席,被譽為特首曾蔭權御用智囊的智經研究中心,昨日發表有關《從單程證制度探索香港的人口政策》研究報告。負責該研究的前保安司黎慶寧表示,現時每天一百五十個單程證配額經常使用不足,建議當局修改入境準則,將剩餘配額撥予分隔兩地已有三年的配偶,容許他們帶同受撫養子女提早來港團聚,令這類兒童可以提早在港受教育。該組織預計通過該措施帶來的經濟得益最多可達七十三億元。 

  《大公報》報道,智經研究中心委託港大教授白景崇、葉兆輝和浸大教授林潔珍,聯同該中心單程證研究小組召集人黎慶寧等,就本港的單程證使用情況進行研究。結果發現,自九七年起,單程證成為本港人口轉變最主要的因素;而根據政府發表的統計預測,本港人口正逐步老齡化,總出生率非常低,每名本港婦女生育不足一名嬰兒,令受供養人口的比例將會在三十年間上升二點五倍。所以如何善用單程證計劃,對持續增加本港年輕人口起著重要作用。 

  智經認為,跨境婚姻逐漸成為港人婚姻的重要模式,○六年跨境婚姻的數字已超越非跨境婚姻。同時,跨境生育也日漸普遍,內地妻子與香港男性在港誕下的嬰兒,所佔的比率為百分之二十。所以,政府必須以新的政策去處理這個問題。 

  報告指出,現時每天一百五十個單程證配額經常有餘額出現;例如去年若用盡配額應有五萬五千名內地人來港,但實際上卻只用了三萬三千個名額。建議政府可考慮把配偶的輪候時間由五年縮減至三年,令他們能盡早帶同子女來港團聚和受教育。該中心認為,讓有關人士提前兩年來港,對綜援、公屋的影響應該十分有限;至於教育方面,雖然兒童提早兩年來港會直接增加成本,但卻有四大好處:一、留班或重讀的比率較低;二、較早來港的兒童較有可能接受專上教育,改善人口質素;三、有學識可提升社會地位;四、增加報讀人數有助延緩幼稚園關閉潮。社會方面而言,也能促進家庭整合,減少離婚和青少年犯罪。 

  黎慶寧承認,持單程證來港定居人士的確對本港的收入差距有一定負面影響,且預計政府因此需付出每年少於港幣六點二億元的額外成本;但這成本將被更長遠巨大的家庭經濟得益所抵銷,估計每年達四十六億至七十三億之間。另外,整個社會將通過本地生產總值的倍數效應而得到裨益。 

  報告同時指出,有一批為數不少的兒童,他們的父母均非香港永久居民,但他們在港出生,享有永久居留權。單在○六年,這類兒童的數目已達一萬六千多人,假如他們能提早在港接受教育並全面融入本地勞動人口,有助改善出生率偏低的問題。報告建議,政府應在本港整體社會負擔能力範圍內作出安排,鼓勵及協助這類兒童在年幼時與父母有秩序地入境。 

  但黎慶寧承認,有關建議可能引發很大爭議,尤其會否對本港醫療體系、福利、家庭、住屋、就業等各方面構成沉重壓力,因此政府在研究時應顧及各樣考慮,包括提供必要的輔助服務,預防機制及措施,以免措施遭濫用。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