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天遂人願”--航天專家詳解神七歸來亮點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9-29 00:02:48  


  中評社北京9月29日電/神舟飛船繞地球飛行45圈後,於28日17時37分安全著陸。著陸場系統醫監醫保分系統主任設計師梁琦在北京接受記者采訪時說,由於“神一”到“神六”采用的“空地協同搜救”對著陸場的草場破壞比較嚴重,因此“神七”返回艙落地時主要依靠飛機搜救航天員。 

  新華網報道,“‘神一’到‘神六’采用的空地協同搜救,是靠地面的衛星車把北京的信息通過短距離地空通信告訴直升機,通過這種地空協同方式搜救航天員,但我們發現如果地面車輛太多,對草場的破壞就會比較嚴重。”梁琦在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行新聞中心說。 

  他說,從環保角度講,應盡可能減少地面車輛,而空中救援也更加快捷。“‘神六’任務結束後,我們研制了一個空中的指揮平台,通過衛星與北京建立了不間斷聯系系統。” 

  “天遂人願。”梁琦說,飛船落地時著陸場的溫度適宜,且能見度高,利於大型光學設備用可見光拍攝跟蹤。 

  他說,“神七”的返回時間與“神四”無人飛船的返回時間差不多,“神四”著陸時是搜救直升機與飛船同時落地,即直升機伴隨飛船落地,此次“神七”的落地也是如此。從圖像上看,實際落點位於設計的瞄准點位置附近,反映出了神舟飛船的控制水平。 

  當返回艙經過4分鐘左右的黑障區時,視頻顯示,光學測量設備馬上捕捉到了飛船的蹤影,梁琦說他當時心裡“立刻踏實了”。“地面很關心這段的情況,也采取了一些措施”,光學測量設備和反射設備可以連續測量到返回艙的軌跡。采用的一種新的模擬跟蹤技術可對飛船進行實時跟蹤,飛船一出黑障,地面測控站就會馬上重新捕獲其軌跡,恢複雷達測控跟蹤。 

  神舟飛船回收著陸系統專家林斌說,降落傘的開傘過程比較關鍵。“降落傘有很多制約條件,由於艙內有航天員,要考慮人的承受能力,條件要求相當苛刻。”他說。 

  “降落傘主傘有1200平方米,全長有70多米,這麼大的傘要求包裝在很小的容積裡,最關鍵的是開傘程序。”林斌說,降落傘打開後,返回艙就比較穩定了,航天員在下降過程中要比上升時難受些,尤其是主傘打開瞬間,“仿佛突然被拉了一下”。


    相關專題: 神七升空 中國人首次太空漫步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