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副手論戰 拜登勝一籌 對佩林“手下留情”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10-03 19:29:31  


10月2日,美國民主黨副總統候選人約瑟夫·拜登在密蘇里州聖路易斯參加辯論。新華網
 
  “奇襲效應”走到盡頭 

  在美國總統選舉中,副總統候選人的作用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維護本黨總統候選人、攻擊對方總統候選人;二是團結本黨陣營,動員本黨選民;三是要顯示自己具有隨時可以接替總統職位的資質。 

  通過2日的辯論,佩林和拜登在前兩個方面都履行了自己的職責。但在第三個方面,佩林顯然仍與拜登存在不小差距。分析人士指出,辯論過程顯示,佩林對本黨總統候選人麥凱恩的投票記錄的了解程度,甚至不及拜登。對於稅收和金融等重大政策問題,她無法直接作出具體回答。 

  總的說來,副總統候選人通常對美國大選結局並無決定性影響,最終還要看總統候選人的表現。但與此同時,對副總統候選人的選擇,也折射出選情的基本態勢。 

  共和黨人早已承認,由於經濟不景氣和伊拉克戰爭,今年美國大選的整體環境對該黨不利。在此情況下,該黨總統候選人麥凱恩才不得已出了險招,選擇佩林為副手,雖然在短期內有所收獲,但也不得不面對更多風險。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奧巴馬則穩扎穩打,選擇了經驗豐富的拜登作為搭檔。 

  眼下美國遭遇金融風暴,把麥凱恩一度取得的競選優勢化為烏有。奧巴馬不僅在全國性民調中明顯領先,而且在幾個關鍵州也擴大了優勢。2日的辯論表明,麥凱恩通過佩林所取得的“奇襲效應”似乎已走到盡頭。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專題: 美國2008總統大選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