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曾蔭權施政報告露玄機 反省自由市場觀念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10-15 15:03:20  


曾蔭權(左)發表施政報告,右為立法會主席曾鈺成。中評社截圖
  中評社香港10月15日電(記者 黃曉南分析報道)對於香港市民來說,特首曾蔭權今天發表的施政報告中,最值得注意的兩點,其一是政府決定立法訂立最低工資,終結多年來的爭議;其二,是曾蔭權在報告中指出,要重新思考政府的功能角色:“我們要重新認識八十年代關於香港發展的一些重要概念,放棄二元對立分析方法。”“經濟上,自由市場與政府干預不應視為絕對對立。市場不是萬能,干預不一定是萬惡。”“面對市場失效時,政府在關鍵時刻可以做到強而有力的介入。”

  香港向來奉行“大市場、小政府”和“積極不干預”等經濟原則,往年經濟興盛期間,曾被視為自由市場主義最成功的示範例子,亦多次被國際機構評為世界上最自由的經濟體。

  自由市場主義認為,社會資源的流動和分配,應該由非政府的個人和機構決定,而避免受政府的干預,方可達致最高效率。在極端的情況下,甚至視一切的政府干預為惡。然而,自上世紀中期以來,在西方社會中,持極端自由市場主義者已越來越少,主流的自由市場主義學者都認為,不可能完全撇除政府干預,某程度的干預是必需的。

  現實世界在快速流轉,往日的理論不一定適合於今天,所以有改革或修正的必要。近年來,香港的貧富差距問題越來越嚴重,基尼系數升至0.53,處於世界前列。而調查亦指出,香港有錢的人越來越富有,資產在100萬美金以上的人,財富正在快速累積。此外,研究亦顯示,香港社會的層級流動性正在減弱,小市民的出頭機會不如以往,存在“遺傳貧窮”的現象。

  可以說,自由市場觀念和其他的重要因素一同,曾締造了“香港奇蹟”,創造了超過30年的高速增長期。但時至今日,種種社會情況都顯示,這一種觀念已有與時並進的必要。而西歐和美國等自由市場的“前輩”,也正為了改進而作出種種嘗試和努力,香港不宜落後於人。

  在今天發表的施政報告中,除了上述提及的之外,尚有提出為訂立“競爭法”(防止大企業壟斷)進行咨詢,提高“生果金”金額(增加對長者的金錢援助),處理過海隧道擠塞和收費問題(可能由政府收購三條隧道)和由政府出資興建郵輪碼頭(放棄由商界自資興建)等以往會被視為與自由市場主義相悖的政策。但在今天,這些政策料都會受到市民以至相當一部分學者和評論家的支持,儘管部分自由市場主義的中堅分子仍會提出他們的質疑。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