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溫家寶向美國媒體闡述科學發展觀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10-17 11:17:45  


 
  石磊對記者說,至少就他所知,這是溫家寶第一次對英語世界公開闡述科學發展觀的具體含義。

  溫家寶還強調,農村需要科技,需要大批科技人員。中國還將實行農村高中教育的獎助學金制度,並對職業學校實行全部免費。

  根據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的報告,2007年美國科學投資中的17.5%被用於基礎研究。但艾伯茨提到,根據中國科學技術部的統計,中國的科學投資只有約5%被用於基礎研究。

  對此,溫家寶回應說,人們往往因為急功近利而容易忽視基礎科學的研究,這是應該加以避免的,“我們這些年對基礎研究的支持力度不斷加大,但是我認為這個比例還是不够的。”

  今年9月19日,《科學》雜誌曾經刊登了中國科學家關於轉基因棉可以減少殺蟲劑使用的一篇論文。溫家寶說,自從實行棉花轉基因工程以後,棉花不僅抗蟲能力強,產量也提高了。因此,“我力主大力發展轉基因工程,特別是最近發生的世界性糧食緊缺,更增強了我的信念。”

  談到能源和氣候問題時,溫家寶強調,中國的石油現在每年自己產大約1.8億噸,進口大約1.7億噸。煤炭的產量也超過25億噸,這樣大量地消費能源,特別是不可再生的化石燃料,是不可持續的。

  溫家寶說,中國的工業化才走了幾十年的路,發達國家已經走了200 年的路,但中國現在就要承擔起應該承擔的責任,這就是《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和《京都議定書》所確定的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

  此次專訪溫家寶的艾伯茨,在出任《科學》雜誌主編之前,擔任過美國科學院院長和美國國家科研理事會主席等職務,他對科學教育和國際科學合作特別感興趣。在專訪中,艾伯茨提出科學外交可以成為一個重要工具,幫助緩和國與國之間的政治緊張關系。對此,溫家寶表示贊同,“科學家的相互聯系交流會促進國與國之間經濟、社會的交流,多一點科學語言,少一點外交辭令,這個世界會更加美好。”

  溫家寶撰寫的一篇評論,也即將發表於《科學》雜誌上。八年前,江澤民就曾經接受過《科學》的專訪並為該雜誌撰寫評論。

  《科學》雜誌由世界上最大的綜合性學術組織美國科學促進會(AAAS)出版。2007年10月,《科學》雜誌亞洲新聞編輯石磊將辦公室從東京搬到北京,成立了北京分社。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