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金融時報:韓國恐成冰島第二 急向中國求救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10-17 16:00:33  


李明博譴責部分國民無視韓圜的崩潰危機,只顧換美元賺錢。資料圖片
  中評社香港10月17日電(記者 黃曉南編譯報道)金融海嘯直接衝擊,亞洲第一個遭殃的是韓國。首爾股市昨日跌126點,創歷來最大點數跌幅,韓圜匯價也跌至97年亞洲金融風暴後新低。英國《金融時報》發表專題報告分析,韓國經濟危機四伏,可能步冰島後塵,踏上瀕臨破產之路。

  《金融時報》17日報道,李明博特使、韓國國家競爭力強化委員長司空一在法國出席世界政策會議時,向該報記者坦言,韓國股市正面臨“無底的恐懼”,首爾政府需要予以正視。他認為,政府應公開一切的事實和數據,包括外匯儲備和短期國債的情況。

  儘管韓國外匯儲備仍然高達2400億美元,但受累於短期流動性不足,標準普爾昨日仍把韓國七家銀行納入“信用觀察”(Credit Watch)名單,進一步加深市場疑慮。為此,首爾政府已經向東亞一些鄰國求援,提出總值800億美元的貨幣互換方案。同時,總統李明博已焦急地向中國和日本招手,要求聯同東盟一起舉行區域性峰會,商討應付當前危機。
  
  《金融時報》早前的專題報告指出,金融海嘯的衝擊已經抵達亞洲的岸上,斷層線(fault-lines)亦已出現--曾在97年亞洲金融危機中被迫接受國際貨幣基金會“拯救”的韓國,匯價已經重回到十年前的低位,令人擔憂當年的悲劇會否重演。該國財長姜萬洙在國會上坦言,目前除了出口的部分外,包括投資、消費、就業和經常帳的趨勢,都跟當年金融危機時相似。

  雖然韓國人現在仍未奔跑到銀行去把現金提出,仍然相信國家和銀行體系可以避免“冰島式”的爆炸(Icelandic-style implosion),甚至自以為可以從今次危機中取利,但總統李明博已經開始警告,指民眾無視於韓圜的崩潰危機。他說:“有些個人和企業以為可以藉著持有美元賺大錢,但在今次國家危機中,一切個人的貪慾都要放下!”

  除此之外,韓國在其他方面也與今次海嘯中嚴重受損的兩個西方大國--美國和英國--有著恐怖的相似性。像美國,韓國的消費者和企業也出現過度借貸。像美國和英國,韓國的借款人也太依賴於貸款批發市場,一旦個這市場出現停滯,他們就會發現自己走投無路。

  然而,韓國目前的當務之急,還是應付自97年金融危機之後,開始累積起來的高度槓桿化經濟,開始出現的去槓桿化過程。這使得聘請了韓國88%僱員的中小企部門,在海嘯面前喪失抵抗之力,意味著高失業率、內需減少和大量銀行壞帳將會出現。儘管韓國持有的2400億美元外匯儲備必要時仍可發揮作用,但問題是國內的信貸流動性已在迅速收縮。瑞銀亞洲首席經濟師Duncan Wooldridge說:“我最擔心的危機是(韓國)本地信貸泡沫會爆破,但許多人對此仍不知不覺。”


    相關專題: 百年一遇 金融海嘯席捲全球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