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美國會否步英國帝國主義衰敗的後塵?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10-19 20:31:36  


一名於阿富汗執勤中的美軍。(圖片來源﹕新華網)
  中評社香港10月19日電(記者 梁卓鈞編譯報道)這次金融危機是出現是否代表美國在世界主導地位的終結?如答案是“是的”,那麼美國在國際影響力的削弱對阿富汗及巴基斯坦兩國有何意味呢?路透社18日發表的評論文章中認為,若要在今天作定論的話則略嫌言之過早,但按現時局勢而言,已能看些微暗湧在輕輕的翻騰著。

  文章指出,今天,美國人會否對美國帝國主義有罪惡感呢?先把這話題放下。按現時的局勢,我們不難發現看到兩大共識﹕其一﹕美式資本主義正受到金融危機的嚴重衝擊。其二﹕美國作為一軍事超強國,正因為阿富汗的軍事行動及伊朗核問題的失利而蒙上污點。

  在第二點上,不難發現,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現時所面對的困局,與英帝國走向衰落時的情況是相當相似的。1942年,日本人佔領新加坡,英國“日不落帝國”的稱號被褫奪。1947年英軍被迫撤出印度,英國於殖民地上的勢力受到衝擊。雖然英國人普遍認為他們在二次大戰上取得勝利,然而,戰後的英國是相當蕭條的,英國幾乎破產。論其名譽,或其財力,均受挫敗。最後,1956年英國人希望把蘇伊士運河國有化,出兵攻打埃及,這錯誤使英帝國走向衰敗。當時英國財力衰落,是導致英軍於蘇伊士危機失利的原因。蘇伊士危機的失利,導致英帝國走向衰落。

  若借英帝國的衰落為鑑來看帝國衰敗的過程,一個帝國的衰落不是漸進式的,而是由一大事件發生後所引發的劇變。

  相對於美國現時的情況,美國人不會突然放棄阿富汗及巴基斯坦上可得的利益。美國總統候選人奧巴馬及麥凱恩均認為,需要加強阿富汗的軍事行動。同時,西方領袖均對阿富汗的前景不感樂觀。當地人則對外國軍隊抱有極大怨氣,即使沒有金融危機,這情況亦會出現。

  故此,下任美國總統無論對阿富汗及巴基斯坦在任何決策,均不會順利達到其目的。

  如今,中東局勢比以前更加複雜。一直以來,伊朗、俄羅斯兩國是美國石油政策中的競爭對手。如今俄羅斯聯合委內瑞拉組成“石油軸心”,這三個國家均得益於美國的衰退。美國為著保留面子,與塔利班進行和談,伊朗、俄羅斯及印度對此表示不支持。

  文章稱,直至現時為止,坐擁兩萬億外匯儲備的中國仍未完全使出她新興的經濟力量來展示其國際政治的力量。在此,值得對美國作出提醒,當年美國把英國從破產中挽救過來時,美國強烈要求英國終結她的帝國主義,並要求英國從世界各地的殖民地中撤出。然而,西方仍不知道中國的要求。

  美國的國際地位似乎相當脆弱;伊朗及俄羅斯則斷言美國將走向衰落;中國則靜靜地“買起世界經濟”。實在有太多的因素左右著國際局勢。


    相關專題: 百年一遇 金融海嘯席捲全球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