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國土部擬抑城市擴張 守耕地紅線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10-28 09:51:15  


  中評社北京10月28日電/近日,國務院印發第三版《全國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綱要(2006-2020年)》,對未來15年土地利用的目標和任務提出6項約束性指標和9大預期性指標。 

  據鳳凰網報道,6項約束性指標集中在耕地保有量、基本農田保護面積、城鄉建設用地規模、新增建設佔用耕地規模、整理復墾開發補充耕地義務量、人均城鎮工礦用地等主要調控指標中。 

  其核心是確保18億畝耕地紅線——全國耕地保有量到2010年和2020年分別保持在18.18億畝和18.05億畝,確保15.60億畝基本農田數量不減少,質量有提高。 

  “18億畝耕地紅線能不能守住?我的判斷是能守得住,但需要土地整理來補充耕地。”10月25日,國土資源部土地整理中心副主任鄖文聚在接受本報採訪時說,如果土地整理跟不上,占補平衡不了,18億畝耕地紅線肯定守不住。 

  要用基本農田圍城包路 

  第三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編始於2005年,2006年7月上報國務院。當年第149次國務院常務會討論後決定暫緩批准,其中一個最為關鍵的指標就是,18億畝耕地紅線必須守住。 

  “全國耕地面積從2005年的18.31億畝,到2020年的18.05億元,差額只有2600萬畝地,”鄖說,而這15年中,全國將新增建設用地1億多畝,必然要突破佔地紅線。 

  《規劃》預期新增建設用地2010年總量是2925萬畝,2020年是8775萬畝。鄖估算兩項合計,至少得佔用耕地8700萬畝,“8700萬畝與2600萬畝,怎麼平衡?只有通過工程措施進行土地整理。” 

  《三版規劃》給整理復墾開發補充耕地確定的約束性指標是:2010年1500萬畝,2020年4500萬畝;此外,由國家整理復墾開發的重大工程補充耕地到2020年預期1210萬畝。兩項合計,15年間通過土地整理要補充耕地7210萬畝。 

  “這樣的平衡其實很難做,占的是好地,補的是差地,表面上看面積補上去了,但土地質量和產能能否保證,很難說。”鄖從事土地整理工作已經十年,對中國土地的利用現狀深表憂慮。 

  而現有15.6億畝基本農田的分佈格局也不容樂觀,表現出劃遠不劃近、劃劣不劃優、劃零不劃整等特點,“上山下灘”的問題非常嚴重。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