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聯合報:民進黨已形同扁友會,不可思議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10-31 09:28:25  


  中評社台北10月31日電/台灣聯合報今天發表社論說,民進黨“反黑心、顧台灣”的遊行自以為展現了動員能量,但也暴露了政治盲點。

  社論說,作為貪腐弊案纏身的卸任“元首”,陳水扁在一○二五率眾走在第一大隊,受到黨內要角及基層群眾的爭相簇擁;這個場面,看在多數人民眼裡,其實充滿反諷意味。因為,站在“反黑心商品”大字底下的,不正是飽受議論的“政治黑心商品”嗎?無力對內部政治道德作深刻反省,卻只能隔海借偶發的黑心商品議題叫囂,這不僅顯得避重就輕,也簡直是本末倒置。

  這場遊行所凸顯的,不僅是陳水扁的復辟,還有民進黨重新走回街頭路線與暴力路線。王定宇在孔廟對張銘清施暴,管碧玲在“國會”對洪秀柱動粗,都顯示民進黨已向激情暴力轉進。就黨內外看,這都不是積極正面的發展。更值得注意的是,民進黨這一波反中訴求雖抓住毒奶粉的議題,但在論述上卻毫無開展,除了企圖拉出一個隔絕、仇恨的海峽,人們看不出民進黨對兩岸關係的前景有何長遠可行的瞻矚。

  社論指出,民進黨無法與扁切割,挺扁派力守的一個大道理說是基於“情義”,這實是不可思議的事。作為一個現代政黨,若連最基本的公、私分際都無法辨別,如何主持公是公非?不管黨內多少人受過陳水扁提拔或其他好處,那皆是個人“私情”;但面對“國家”社會,政黨有更高的“公義”原則必須護持。放著大是大非不顧,卻只談沾親帶故,民進黨已形同扁友會了。

  整體觀察,挺扁派在黨內其實未必居於多數,但為何民進黨最後仍輕易被少數派把持?主要原因,恐與民進黨長期以來無法自我調整的激進本質有關。民進黨過去在野時經常採取激烈手段以小搏大,每每得逞;可惜它執政後仍不知調整,一直屈從黨內偏激意見,導致黨的路線大幅偏離民意主流,終致失去政權及長年累積的政治資產。然而,民進黨少數人至今仍對激進搏命遊戲樂此不疲,並用以挾持全黨。

  當前的問題是:民進黨到底要如何面對中國大陸?如果主張拒絕交流,那麼兩岸往來要縮小到什麼地步?為何江陳會海運直航等四大議題,民進黨不敢發一言反對?請問:一旦出了像毒奶粉事件的問題,不透過兩岸協商交涉,台灣消費者及生產商的權益又要如何爭取?

  社論說,民進黨若以“台灣國”的邏輯來處理兩岸問題,用“把陳雲林共匪抓起來”的思維來騷擾“江陳會”,能給台灣帶來什麼出路?民進黨若將七大工商團體理事長支持兩岸交流以及江陳會視為“假象”,會不會使自己站到歷史的對立面?

  陳水扁是旗手,王定宇是英雄,撂倒張銘清,在江陳會上與工商團體唱反調,高舉“台灣國”的大旗,難道這就是民進黨的兩岸政策?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