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飛鞋襲擊”的背後:為美軍長期駐伊埋下伏筆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12-17 09:50:51  


  中評社北京12月17日電/日前,美國總統布什結束了對伊拉克和阿富汗的訪問。由於這是布什離任前對這兩個國家的告別之旅,而這兩個國家原來的政權又先後被美國發動的戰爭推翻,此次訪問格外令人關注。 

  人民日報說,布什對伊拉克的訪問是秘密進行的,這說明了美方對伊拉克局勢仍缺乏信心。雖是秘訪,但布什還是碰到了麻煩。在他與伊拉克總理馬利基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一位伊拉克記者憤怒地把兩只鞋子投向布什,以示對伊拉克戰爭的抗議。雖然布什“靈敏”地躲過,其後還自我調侃,但終究難掩尷尬。在伊斯蘭文化中,被人擲鞋是莫大的羞辱,此事迅速成為世界媒體的轟動性新聞並在伊拉克引起強烈反響。 

  布什此次突訪原有三個目的。其一,為了彰顯成績。伊拉克和阿富汗是布什任內“苦心經營”的兩塊“實驗田”。卸任在即,他更願意人們看到的是實驗田的“豐收”,而非“貧瘠”或“歉收”,並以此作為其“政治遺產”。布什在訪問中與伊拉克簽署了美國駐軍協議和兩國間戰略框架協議,展示了“收獲”。 

  其二,旨在平息怨氣。未經聯合國授權的伊拉克戰爭打破了國際秩序和中東地區的“政治生態平衡”,由此引發的並發症和後遺症禍害無窮,在國際上廣遭反對,多數美國人也認為伊拉克戰爭是一場錯誤的戰爭。為了消弭這些情緒,布什已三次訪問伊拉克。但此次告別行卻上演了“飛鞋襲擊”的一幕,可謂事與願違。 

  第三,出於勞軍鼓氣的需要。在伊拉克,布什前往美軍“勝利營”發表講話;在阿富汗,布什前往美軍駐阿軍事基地慰問士兵。他強調,這兩場戰爭對美國反恐大業不可或缺,推翻薩達姆和塔利班政權使美國“更加安全”,這些言行都是為了提升前線官兵士氣。 

  布什此行中,最令人關注的還是他與伊方簽署的美國駐軍協議。協議規定了美軍分兩階段於2012年前全部撤出伊拉克的條款。布什長期以來都反對制定撤軍時間表,這次之所以同意撤軍條款,一是藉此展示伊拉克安全局勢的“好轉”;二是急於在下台前對伊拉克問題做最終的“政治安排”,以免被繼任者全盤否定或改造;三是因為美國利益得到了部分保障,如協議規定明年上半年美國撤出伊拉克城鎮後,仍將繼續把在城鎮的營地作為顧問和軍事教官的駐地,協議還規定美伊“需要成立共同委員會制定實施機制和細則”。這些都為美軍長期駐扎埋下了伏筆。 

  據報道,美國為伊拉克和阿富汗兩場戰爭的撥款已高達1.6萬億美元,伊拉克和阿富汗整體發展趨勢對布什政府來說無疑“資不抵債”。布什此行似有清理“壞賬”之意,給自己一手製造的兩場戰爭安排個結局。然而,無奈底氣不足,他本人在訪問中也承認“戰爭尚未結束,我們還有很多事要做”。這話其實也是說給當選總統奧巴馬聽的。實際上,布什讓奧巴馬背上了沉重的政治和財政包袱。對主張盡快從伊撤軍並增兵阿富汗的奧巴馬來說,如何填補布什留下的“大黑洞”,仍是一大難題。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