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網評精選:李、施籌組第三勢力意欲何為?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1-08 10:01:28  


  中評社台北1月8日電(作者 劉性仁)日前傳出倒扁總指揮施明德和李登輝有意籌組第三勢力,對外聲稱要走出藍綠兩大勢力對抗,走出新的第三條路,批評國民黨一獨大,民進黨潰不成軍,然而籌組第三勢力事實的真相究竟為何?籌組第三勢力雖然最後的結果可能不如預期般理想,外界也頗不看好,紛紛冷嘲熱諷,但將第三勢力歸納為是失意政客結合,那樣簡單籠統的概括,也並是一個好的面對方式,那麼第三勢力籌組的目的究竟何在?值得大家仔細思考。 

  從第三勢力商議的參與者中,從過去的背景觀察,大致可以發現有幾種特色: 

  1,具有顯性台獨或隱性台獨傾向為主要籌劃與參與者,這些人都隨時把愛台灣、堅持台灣本土掛在嘴邊,無論是今日,或是過去都曾有一段參與台獨活動發展的歷史; 

  2,明顯是對陳水扁的貪腐行為有微言,卻又對國民黨頗為感冒者:此類以綠營現在或過去的支持者為主或是李登輝過去的部屬故舊,這些支持者對於陳水扁的洗錢貪污之犯罪行為看不下去,敢怒卻不敢言,覺得民進黨太過軟弱,惋惜民進黨與陳水扁始終無法切割,而對國民黨又頗為反感、十分不放心者,這些人過去曾與李登輝友善且具濃厚李登輝色彩,對於李登輝的理念又頗為堅信,為登輝先生的信徒; 

  3,這些人企圖從台灣現今日趨成熟的兩黨政治,改變成多黨政治,企圖走出有別於藍綠兩黨之外的第三條路,重新找尋自己的定位與舞台; 

  4,這些人未來與民進黨議案結合的可能性要遠大於與國民黨合作的可能性; 

  5,第三勢力意圖從國民黨與民進黨中分裂出一批人,擺脫國民黨與民進黨的包袱,重新找尋自我的定位; 

  6,他們絕不容許台灣的價值被陳水扁給污名化,也絕不同意馬政府的大陸政策,他們希望藉由籌組第三勢力能夠維持台獨的聖潔性與台灣的清廉價值。 

  從李登輝、施明德及城仲模這些人的身上,看到最典型論述就是藍綠各打五十大板,藍綠都不對,只有自己所堅持的才是正確的,他們似乎都忘記自己的過去,而只留戀在今日及未來,只願成為一個沒有歷史包袱的現在人,追求歷史地位,不顧現實,團結從來就不是他們是否籌組第三勢力的考量點。有人會問,第三勢力與現今的台聯黨的差別在哪里?差別在與民進黨切割的程度,現在的台聯黨已經被大綠民進黨所綁架,但第三勢力則尚未被民進黨裹脅。台聯黨捍衛李登輝的歷史使命已達成,而紅衫軍造就施明德先知者的角色也已完成;又有人會問,如果藍綠都好,何須籌組第三勢力,就是因為世界總有不完美之處,人存有主觀的偏好,藍綠儘管表現再好,仍獲取不到一些人的肯定掌聲。 

  第三勢力值得肯定的地方,就是他們尚有是非道德的觀念,仍有勇氣向陳水扁說不,他們對於台獨的堅持是一種信念,而不是像陳水扁此等工具性與選票利用,由於台灣選制的改變,可想而知他們未來不會把重點放在政治權力的角逐,而是在於對價值與觀點的表述與歷史地位的追求,也正好符合李登輝傳道者與施明德浪漫者的個人形象。 

  如果擔心第三勢力籌組之後,會搶奪分蝕藍綠政治大餅,那麼這種擔心在現今選制日式單一選區的安排下似乎是多慮了,但是是否一個全新的政治性團體或者一個政黨,就會帶來不同的新氣象,也大有可議之處。新的勢力就一定會比較好嗎?從歷史的經驗中並無法顯現,反而遇任何事情,就藍綠各大五十大板的第三勢力,某種程度也是一種鄉願,一種沒有是非的行為表現。 

  總之,筆者認為倘若李登輝與施明德籌組第三勢力消息屬實,那麼第三勢力的主要成員就是淺綠選民與深綠選民中反扁力量的結合,再加上一些身在國民黨內,但心不在國民黨身上的政客,再配上一些政治啟蒙未深及易受影響的選民;他們的主要理念就是台獨護本土、反腐求公平,他們既不支持陳水扁,又不寄望馬英九;他們對於藍綠的基本態度就是各打五十大板,他們忘記了自己的過去,只展望於現在與未來;由於他們過去的背景,因此未來當遇到關鍵性大選的時刻,他們將友情贊助綠營的可能性要遠大於藍營,而成為綠營臨時的附庸及分支。基於此,他們的結合,儘管他們的前途普遍是不被看好的,筆者也認為在台灣並沒有第三勢力的空間,充其量在選票計算上他們就是綠營的分支,但我們仍須留意他們的論述及未來的發展,以便藍綠兩黨日後擬訂因應與之互動的對策。(來源:中評社實名網評精選)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