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人民海軍巡邏海洋經濟區級別已提升到特混編隊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1-16 10:47:05  


中國國產新型054級新護525艦。(資料圖)
  力量對比的變化

  (續)日本方面指出目前海上自衛隊和中國海軍的艦艇裝備實力之間的差距正在逐步縮短。幾年前,中國只有很少幾艘老式“旅大”驅逐艦和少量的護衛艦加裝了射程很短程的“海紅旗”7艦載防空導彈。而現在中國海軍的新型彈道導彈驅逐艦和護衛艦上“海紅旗”7已經成為了標准裝備,而通過裝備載有SA-N-6和SA-N-17區域遠程防空導彈的新型驅逐艦,使得中國海軍在艦隊的整體防空能力方面已經發生了革命性的變化。

  就中國海軍艦艇穿越輕津海峽的行動而言,新的中國新型艦艇的出現正在進一步地改變兩國之間的力量平衡。海上自衛隊公布的艦艇包括1艘編號為138的“現代”II型驅逐艦,兩艘“江凱”級護衛艦(I和II型各一艘)以及一艘“微山湖”號大型補給艦。這4艘軍艦在最大程度上體現了目前中國海軍在引進和自行建造大型海上作戰平台的最高水平。下面我們就簡要的介紹一下這4艘軍艦的具體性能。

  2002年1月3日,中國與俄羅斯又簽署購買另外兩艘“現代”II型驅逐艦(稱為956EM)的合約,總值14億美元。原本許多消息來源推測這兩艘956E M將套用20世紀80年代末期北方設計局的956U設計進行大幅度的改進,包括拆除艦尾130毫米艦炮,原位置改裝“寶石”超聲速反艦導彈的垂直發射系統;以兩組各32單元的垂直發射防空導彈系統取代原本兩座3S-90單臂發射器,使用射程120千米的9M96E2遠程防空導彈(S-300PMU2的艦載版,北約代號SA-N-6C),並換裝配套的相控陣雷達,此外以“喀什坦”炮/彈合一近防武器系統取代AK-630。不過等首艘956EM於2004年4月下水時,這些誇張的猜測都破滅了。在2003年6月於聖彼得堡舉行的第一屆國際海軍節博覽會中,北方設計局展示了一種小幅改良的現代級驅逐艦,包括改用更寬敞、保修能力更好的的固定式直升機庫,兩座“喀什坦”炮/彈合一近防武器系統安裝於機庫左右側的近迫武器系統取代原本的AK-630(這也是中國海軍首度引進此型武器),而艦尾AK-130艦炮也遭到取消。中國購買的956EM就很接近這個改良型“現代”級的模型,不過機庫設計仍為伸縮式。除此之外,俄羅斯也表示956EM在武裝與電子系統等方面都有相當幅度的改進,包括使用升級的3M-80EBR反艦導彈(射程提高到240千米)以及射程、多目標攔截能力都有所增加的SA-N-17防空導彈。

  956EM的作戰中樞為AGAT研發的Si gma-E戰鬥情報控制系統,採用開放式架構以及商用標准組件,包括英特爾的處理器,其Ethernet1O/100/1000等局域網絡系統備有MiI-1553B、RS-232、RS-422、RS-485等西方常見的數據總線接口;在此戰鬥系統上運行的操作系統是LinuX,由民間的c/c++高級語言撰寫的軟件能與IEEE12201與STD一498國際標准接軌。此套戰鬥情報系統具備作為艦隊旗艦的指揮機能,具備高速的數字數據交換處理能力 。並整合了艦上所有的感測(包括雷達與聲呐)、電子戰、導航、氣象、各種武器系統等等;戰鬥系統整合有9具多功能雙層彩色顯控台,上、下層的顯示器規格相同,其中顯示的LCD為彩色TFT1 660X12200規格,能顯示攝影機的錄像;而觸控式LCD顯示器則為TFT 640X480規格。這些顯示器的重量為160千克,高166厘米,寬67.1厘米。供電系統為220伏/50赫茲,消耗功率為400瓦。根據外刊資料顯示956EM增加了俄羅斯廠生產的TK-25E電子截收及干擾系統(7.2版),能探測、分析、識別2~18--T-赫茲的電子信號頻譜,必要時可把探測波段擴展No.4~2千赫茲的低頻或1 8~40千赫茲的高頻;至於在電子反制模式(ECM)下,8~18--T-赫茲頻帶的追蹤敏感度高於-60dBm,識別區間小於6.2兆赫茲。TK-25E能同時以噪音噪聲模式干擾8個雷達信號源,同時追蹤1 00個具威脅性的雷達信號源,而且對威脅信號源的反應時間低於3秒。TK-25E依照希望同時干擾的數量,天線組可由4至8個天線組成,而956EM上則發現有2個ECM與2個ESM天線。TK一25E擁有P16型顯控台,由1~2個TFT顯示器組成,負責控制ESM/ECM與誘餌發射器(可全自動連結作業)。956EM還配備了艦內訓練仿真系統以及所有相關訓I練軟件,包括航海操作以及在不同環境下發射導彈、火炮、魚雷等模式,仿真範圍從20000米的高空到水下1000米深處。956EM是目前中國海軍從俄羅斯進口的性能最為先進的導彈驅逐艦。

  而在編隊中的兩艘中國自行建造的導彈護衛艦更是引起了日本媒體的高度重視,2000年中國推出了數種引人注目的新型艦艇,除了江南造船廠的8000噸級052B/C導彈驅逐艦之外,上海的滬東中華造船廠與廣州黃埔造船廠也開始建造一種被稱為054的隱身導彈護衛艦,舷號525的首艦於1999年12月在上海滬東廠開工,2003年9月11日下水,命名為馬鞍山號;二號艦則由廣州黃浦廠承造,在2003年11月6日下水,命名為溫州號,而前兩艘054被西方稱為“江凱”I型。相較於六、七千噸級的052B/C等大型遠洋驅逐艦,054就是負責近海守護,或充作遠洋艦隊的低檔護衛艦艇,或者擔任非作戰性船團的護航艦艇,主要承擔為反潛與反艦任務,並具備點防空自衛能力。與170艦一樣,525艦下水之際已經有許多裝備已經安裝到位,包括艦炮、主桅上的搜索雷達、兩具345型火控雷達以及後方桅杆上的球狀天線等等,顯示中國的造艦技術日益精進。

  “江凱”級導彈護衛艦的設計在一定程度上借鑒了自先前設計用來外銷的F-16U輕型護衛艦。相較於中國前一種自行建造的“江衛”級護衛艦, “江凱”級在設計上的進步只能用“天壤之別”來形容,整體外觀簡潔而前衛,完全擺脫了“江湖”級、 “江衛”級上層結構零散低矮的印象,乍看之下很難相信是中國建造的艦艇。還以為是歐洲先進國家的設計。054的滿載排水量為4300噸,遠大於先前2250噸的“江衛”II型。

  “江凱”級的艦體輪廓雖發展自052B/C,但顯然經過改進而更為簡練。採用與船舷融合為一的堡壘型船樓,船樓、塔狀前桅杆以及複合式的後桅杆/煙囪結構等等都採用傾斜造型(而且傾斜角度普遍相當明顯),避免銳角以及複雜結構,艦面上若干裝備如小艇起重機等也受到舷墻遮蔽;綜觀以上,054被公認是中國在21世紀初期新推出的中/大型水面艦艇中,外型最漂亮、隱身能力最好的一種,甚至被國內的網友稱為“中國的拉斐特”。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