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星島日報:台灣派錢馬上好 港府應借鑑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1-19 09:52:59  


  中評社香港1月19日電/香港星島日報今天社評說,金融海嘯後,台灣在全亞洲區首推消費券刺激經濟,全島一片熱鬧。姑勿論這項措施最後能夠產生多少經濟效益,至少替百姓帶來即時新春歡樂,提升了大家對政府的印象分。

  台灣經濟經過民進黨執政八年的瞎折騰,加上這幾個月全球經濟放緩的衝擊,導致國民黨馬英九上場執政後未見選民預期的“馬上好”。根據中央大學台灣經濟發展研究中心發表的最新數據,當地消費者信心指數連跌八個月,再創七年來的新低點,大家對未來半年的就業機會前景尤其悲觀。

  社評指,正當市道低迷、街景冷清、民心浮動之際,政府趁歲晚辦年貨高峰期,推出消費券振興市場和振奮民心,單是派券安排已造就了萬人空巷的排隊效應,馬英九等高官紛紛帶頭用券,由北而南,先聲奪人做了一場漂亮的公關“大騷”。連本來反對消費券的綠營政治人物,也不敢逆民意硬碰,改以捐券給慈善機構卸掉爭議。

  先贏形象分政治有得益

  政府貼錢刺激消費,反應敏銳的商人立刻捕捉商機。百姓每人獲新台幣三千六百元的消費券,伸港幣八百多元,大家都千方百計擴大其乘數效應。百貨零售企業協會以“加碼消費愛台灣”為口號,商戶有的搞消費券抽獎送樓送車送筆記簿電腦招徠,有樓盤以三千六百元消費券可當現金五萬元促銷,有航空公司讓顧客以三千六百元消費券當二萬元買機票。商戶還送贈與消費券掛的現金代用券、折扣優惠券,務求顧客再三光顧。

  社評說,消費券頓時比現金更受歡迎,經濟學者亦“指點迷津”,鼓勵百姓盡量光顧小商戶與攤販,一來這類販商最受經濟低迷打擊,二來期望他們收到消費券後多會循環再用,而非直接交銀行注銷,消費券因而可打多幾轉,倍計發揮效力。

  效益待觀察港可作參考

  究竟百姓的消費熱度能夠維持多久,實際經濟效益如何,還待一段時間觀察。消費券的效用並非毫無疑問。憂慮之一是一節淡三墟,當前預支消費換來日後的淡市,今次有農夫表示收三千六百元消費券可送一年青菜,以後全年家庭青菜開支自會收縮。憂慮之二是百姓只用消費券套現,把節省下來的錢儲蓄起來,例如昨日有人以消費券作為結婚賀禮,根本沒有額外消費,這會令消費券效果大打折扣。

  社評指,眼看台灣熱鬧,本港商界鍥而不捨要求政府也發消費券救市。從實惠角度,政府願意變相派錢,市民沒有不歡迎的理由,當局至今仍然無意仿效,一來是庫房財政收入會受金融海嘯影響大減,用錢變得審慎;二來是今年預算案已有寬免措施,部分如分期存入帳戶的電費津貼,亦間接增加了市民的消費力。不過,台灣派消費券先帶來了熱熱鬧鬧的心理效果,港府縱然無意即時跟進,亦不妨留心觀察,主動看看有沒有值得借鑑的地方。


    相關專題: 百年一遇 金融海嘯席捲全球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