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先驅導報:大陸使館邀宴台代表 先伸橄欖枝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1-20 13:06:29  


  中評社北京1月20日電/國際先驅導報報道,昔日兩岸外交人員的往來可謂禁忌。“如今,大陸的外交官先伸出了橄欖枝。”

  據台灣TVBS報道,日前台灣派駐中東地區某個“非邦交國”的代表,突然接到大陸派駐該國的大使邀請,邀他到大陸使館做客吃飯,嚇得他趕快匯報。

  台灣“外交部”針對這起前所未有的兩岸“外交官”主動接觸事件,研擬“海外對中國大陸人員的行為準則”,並決定“改采開放方向”。這也被島內媒體視為馬英九當局繼開放政務官和縣市長可以赴大陸開會、從事公務活動之後,兩岸官員往來的另一重大突破。

  昔日互把對方當空氣

  台灣“外交部長”歐鴻煉近日在接受媒體訪問時透露,將解禁兩岸“外交官”平常的社交接觸,“除了大陸的大使館和官舍設限之外,其他在一般社交場合上見面、餐叙等,都改采不回避為原則。”

  的確,隨著2008年馬英九上台以來,兩岸關係緩和,兩岸政務官之間的交流也日益頻繁,兩岸地方官員互訪更已不是新鮮事。不過,站在第一線的兩岸“外交官”互動依然很敏感。資深外交家、前中國駐也門、駐叙利亞大使時延春向《國際先驅導報》證實說:“我們堅守一個中國的原則,不可能去承認對方駐外機構的合法性,台灣方面也有嚴格規定。”

  而在兩蔣時代,“唱起反共歌曲”曾經是台灣“外交官”遇上大陸外交官時的最高準則。台灣前駐美“外交官”程建人就有親身經歷。

  程建人在接受媒體專訪時稱,以前參加“外交團”的活動時,別說大陸了,只要球賽上碰到“共產國家”時,島內“政府”就說不行,“共產國家”不能接觸,球賽也不能參加了。雖然現在聽起來很不可思議,但過去卻在兩岸“外交史”上真實上演。程建人把這種準則戲稱為“互把對方當空氣”。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