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聯合晚報:戒慎恐懼面對失業潮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2-01 16:56:36  


  中評社台北2月1日電/臺灣聯合晚報今天社論指出,九天年假要結束了,明天起,全台灣都要進入牛年的第一個上班日。在不景氣的年代,還有班可上,相信很多人會說:要惜福啊!

  的確沒錯。去年十二月台灣失業率攀升至5.03%,失業人口超過五十萬。這些數字已很驚人,但年後預計更會增加。過年期間,政府高層四處拜年,鼓勵消費,高聲喊話切勿悲觀,但另方面也急於組成專案小組,如臨大敵地準備因應年後可能的失業潮,可見問題來勢洶洶,怠忽不得。

  這景象全球皆然。單是美國,上周就多出十萬人失業,可想見新上任的歐巴馬總統會有多大壓力!失業問題一向是每個國家最棘手難題之一,若要關照國內失業人口,政府採取的對策,往往朝保護主義濃厚的方向走,卻可能造成全球性的惡性循環。試想,美國保護主義日趨抬頭,有多少仰賴美國市場的國家,其出口會衰退,其國內產業會減產裁員,失業問題必然更趨嚴峻。

  台灣已然出現類似排擠效應,企業處境艱困,勞工更是戰戰兢兢。長假前,“勞委會” 宣示,將減少外勞進口數額,以保障臺灣失業人口的就業機會。這政策的宣示作用可能大於實質意義。任人皆知,外勞所做的工作,所拿的薪資,台灣民眾願意接手的實在不多。換言之,臺灣失業人口與企業界所需求的外勞人數,基本上,是兩個不同性質的問題。這也凸顯了當前就業市場和勞工政策之間的問題,僅僅在“基本工資”上,就可能存在著企業主意願和勞工期望之間的落差,可見問題不是“減少引進外勞”那麼簡單。

  失業狂潮當前,對仰賴外銷市場的台灣,政府能做的卻相當有限。台灣內需市場小,不易像美國、中國那樣,把刺激内部消費當成挽救景氣低迷的救星。政府手中的子彈,在“政府挺銀行,銀行挺企業,企業挺勞工”的三挺政策之外,要如何用在該用、用來有效的關鍵領域上,尚有待官員和學者集思廣益。此時需要政府的財政措施、勞工政策、社會福利政策共同結成網絡,來迎戰此一失業問題。

  過完年,挑戰進入新的一回合,台灣要靠著自助助人度過此一難關。 


    相關專題: 兩岸新局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