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太空“星滿為患” 專家解析美俄衛星相撞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2-12 13:38:03  


  中評社北京2月12日電/美國和俄羅斯的兩顆通信衛星10日在太空相撞。新華社就此事專訪中國空間問題專家龐之浩,為您解析太空“撞車”事件背後的信息。 

  太空相撞幾率不大

  據新華網報道,從掌握的資料來看,衛星相撞的機會并不大。據報道這是第四次發現的人造衛星與其他太空人造物體相撞的事件。之所以有些媒體冠以“首次太空衛星相撞”的題目,是因為這是第一次兩顆完整的人造衛星在空間相撞(其中的“銥星”還是正在軌運行的)。以前也發生過法國衛星和太空碎片相撞的事件。

  相撞速度大 碎片可達幾百塊 

  人造衛星的速度都達到了第一宇宙速度,因此相撞時的相對速度就更加驚人。一般來說,兩顆衛星相撞,我估計至少會產生200-300塊的碎片。如果衛星發生了爆炸,碎片會更多。這裡所說的碎片,都是地面上光學、雷達探測設備能够發現的、對衛星和航天器危害比較大的碎片,直徑至少都有10厘米以上,也就是壘球大小。現在這種碎片,已經發現的有1萬餘塊。這次產生的碎片,是否會對國際空間站產生威脅,還在評估之中。

  多種措施針對空間碎片

  對於越來越多的太空碎片,目前采取的措施有以下幾種。首先是嚴密的跟蹤。這樣才能够讓面臨風險的衛星或者太空站提前采取規避手段。其次是加大衛星和航天器的外殼,提升防護水平。還有一些其他在研的清除方式,比如使用太空清潔車或者使用激光燒毀碎片。

  中星6B故障和太空垃圾基本無關

  據報道沒有這方面的關系。衛星的故障原因有很多種,包括空間碎片裝、空間天氣、衛星自身故障、地面人為幹擾等等。如果是太空垃圾相撞,基本屬於硬殺傷,產生的問題就會十分嚴重。從目前來看,中星6B的故障和太空垃圾關系不大。

  低軌道衛星風險大 小衛星有前途 

  近地軌道本來就比高軌道衛星的風險大。主要威脅表現在,近距軌道有很多大型的、不可控的、核動力的人造衛星和航天器。銥星相撞的事件,更說明了小衛星的重要性。因為小衛星往往是組成星座系統。即使發生相撞,對整個系統的影響不大,再發射備份星就可以了。而如果是大型衛星發生相撞,損失就相當大了,也很難在短時間替換。

  太空星滿為患 小國出租軌道 

  衛星相撞,其實顯示太空并不像普通人想得那麼寬敞。現在我們講,太空已經星滿為患。以地球同步軌道為例,只能够擺250多顆衛星。而且衛星不能太密,衛星之間要有間隔。這些都有國際組織進行規劃。有的小國,也分配了一些軌道。但是他們沒有能力發射或者購買衛星,有的是沒有需求,他們就把軌道租借給其他軌道。

  美國太空碎片監測能力最強 

  目前美國對太空碎片的監測能力是最強的。他們對有威脅的碎片都進行跟蹤,而且都有編號。但是這次太空相撞,美國監測到了撞擊的過程。但是美國是否預料到了衛星即將相撞,媒體說法不一。這也就意味著提前發出預警也并不是容易的事。

  中國載人航天重視太空碎片監測

  因為空間碎片會對中國的載人航天器以及未來空間站產生很大的威脅,所以中國也在加強投入,開展對空間碎片的跟蹤和監測。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