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2月13日電/聯合早報今天發表評論員杜平的文章指出,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農業國之一,具有太多的潛能,只要對農業體制進行有效的改革,對農業發展進行現代化實驗,這些潛能最終總會變成巨大的優勢。文章說,中國的農業不應該繼續“靠天吃飯”,中國有的是土地,有的是人力資源,即便外部需求減少,中國所擁有的各種資源都足以創造出更多的財富。全文如下:
中國海關總署前天(11日)公布,今年1月份進出口貿易總額連續第三個月大幅度減少,其中出口貿易同比下降17.5%,為十年來首次。雖然其中有春節假期停業的因素,但海外市場需求的萎縮還是主要原因。
這種形勢的持續,不只意味著中國出口業的困境在加劇,而且更意味著,原本已經成為產業工人、甚至已經成為某些行業主力軍的更多農民工將變得無所依靠,只能別無選擇地回到他們唯一的庇護所——家鄉的土地。
對於數千萬農民工的失業,中國總理溫家寶不久前在英國訪問時,對香港媒體發出了一番感慨。他說:“應該感謝他們,城裡的高樓大廈、繁重的體力勞動都由他們承擔,現在他們回去了,絕大多數家裡還有承包的土地,這是他們最大的經濟保障。因此中國發生1200萬人返鄉而社會依然穩定,這又是農民工的一大貢獻。 ”
作為一貫視民如傷的總理,溫家寶此言無疑是發自肺腑。但從農民工的角度看,他們的處境難免會令人產生同情和憐憫。在過去數十年裡,這支生機勃勃的產業大軍,曾經為中國的進步和繁榮做出過極大貢獻。但當經濟出現困難時,他們在城市裡的出現和存在竟然變成了多餘。
最根本問題依然在農村
農民工命運的變遷及其當前的處境,直接折射了中國過去三十年的成功與失敗。中國經濟改革原本從農村開始,但至今為止,最不重視改革的領域是農業,獲益最少的是農業生產者,在各種大災大難面前最容易受到衝擊的還是農村居民。
確實,改革開放三十年來,中國經濟和社會建設的成就有口皆碑。但是,其代價也是令人觸目驚心。占全國人口絕大多數的農民階級,一直在各種合法和非法的歧視下備受折騰。當城市化建設和出口加工業需要勞動力的時候,億萬農村青壯年拋家舍業、離鄉背井,組成了舉世無雙的廉價勞工隊伍;當城市和工廠不再需要他們的時候,農民工就只好卷起鋪蓋,離開工廠和城市,默默地消失在廣袤的山林田野之中。
無論是政治決策者還是資本家,他們都應該有良心承認這一點:對農民工的召之即來與揮之即去,是城市化進程得以快速擴張的基本保障,也是中國產品在國際貿易中具有超強競爭力的基礎。假若沒有這支任勞任怨的勞動力隊伍,中國的現代化建設就不會如此順利和迅速,很多行業也就不可能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有立足之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