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美學者狂想“中美一戰” 稱美武器製造處劣勢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2-16 09:41:21  


今年1月中旬,美國空軍再次將12架F-22A猛禽戰機部署在日本。
  中評社北京2月16日電/在保護主義由於金融危機而重新抬頭之際,美國一名學者11日撰文稱,中美幾十年來的“貿易戰”削弱了美國的製造業能力。他預言在中美21世紀將要發生的軍事戰爭中,美軍將由於製造業的削弱而處於劣勢。他建議美國重新採取“購買美國貨”這樣的保護主義策略。

  據《環球時報》報道,該文於2月11日發表在了美國《田納西人報》網站上,作者格羅弗-波特曾經於上世紀五十年代在美軍服役,他後來在田納西州立大學等美國知名大學任會計學教授。 

  波特在這篇文章中援引了《田納西人報》2月份報道中的一句話,“世界正處於另一場貿易戰的邊緣。”他說,“事實上,幾十年來一直存在一場貿易戰,而中國是贏家,美國則付出了代價。” 

  波特說,美國的公司高管們把製造業工作轉移到了中國和其它第三世界國家,這導致許多美國人丟掉了工作,從長遠來看,這還可能摧毀美國的製造業能力。他預測中國和美國在本世紀必然會發生“另一場軍事戰爭”。而由於製造業的衰落,美軍將會在下一場同中國進行的戰爭中處於嚴重劣勢。”因此,他建議美國總統奧巴馬召集美國經濟領袖,說服他們重新實行“購買美國貨”的貿易保護主義策略。 

  就此觀點,《環球時報》記者採訪了中國社科院美國經濟研究室研究員陳寶森。

  陳寶森說,美國並不存在製造業衰落的問題,美國的製造業產值也沒有下降。他解釋說,美國從事製造業的人數確實有所下降,從上世紀八十年代占就業總人數的20%減少了七八個百分點。但是,這是美國對自身產業結構進行調整造成的。早在中國進行改革開放之前,美國就把許多低端的勞動密集型產業轉移到了日本以及亞洲“四小龍”國家和地區。美國自己則從事於高端製造業。

  陳寶森表示,中國改革開放後,美國就把這些低端製造業轉移到了勞動力價格更為低廉的中國。“美國製造業根本談不上衰落。”陳寶森說。他說,高端製造業仍然牢牢地掌控在美國自己手中,美國的製造業總體產值也並未下降。因而,波特所說的觀點根本不成立。另外,實行“購買美國貨”這樣的貿易保護主義也行不通。美國上世紀30年代實行的保護主義最終對各個參與其中的國家都造成了損害。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