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彭博社:奧巴馬和經濟下滑 威脅中國軟實力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2-18 19:50:10  


中國通過成功舉辦奧運會顯示了自己的軟實力。
  中評社香港2月18日電(記者 蘇楠編譯報道)彭博社17日發表迪尤恩.勞倫斯文章說,美國國務卿、前第一夫人希拉里提出“巧實力(smart power)”外交路線。這對中國來說並沒有任何新意,國家主席胡錦濤帶領下的中國正從經濟、政治和文化方面,為自己建立一個負責任的世界領先國形象。

  文章表示,現在,中國作為區域夥伴和美國影響力的抗衡者,正受到經濟減速的威脅。經濟減速可能削弱中國的影響力。同時,美國總統奧巴馬也已承諾,將推翻布什時代損害美國權力、為中國的“軟實力”創造額外競爭力的政策。

  胡錦濤上任後提出“和平發展”戰略,來消除中國是一個軍事威脅的看法。在過去六年中,中國推動了多邊談判,以減少朝鮮和伊朗核擴散;又在非洲建立形象,在2006年承諾提供50億美元的貸款和信貸,並在今年將發展援助增加一倍。在東南亞,中國正在努力建立一個自由貿易區,免除涵蓋93%進口來自該地區的徵稅。

  今年66歲的胡錦濤還注重文化軟實力,在2007年10月一次講話中,他告訴黨的領導們這是“綜合國力競爭中日益重要的一個因素”。

  文章說,中國政府在78個國家建立了295個孔子學院,教授中國歷史和語言,並耗資約700億美元舉辦2008年北京奧運會,吸引全球47億電視觀眾,打破紀錄。中國政府並計劃拿出66億美元讓新華社和中央電視台在海外進行拓展。

  2006年陳馮富珍當選世衛總幹事,去年,林毅夫被任命為世行首席經濟學家。他們都是首位在如此重要的國際組織中擔任最高職位的中國人,中國在全球議事桌上的新位置因此受到重視。

  然而,據BBC 2月6日公佈、對21個國家進行的民意調查,去年對中國影響力持正面看法的比例下滑了6%,對中國持正面態度的比率降至39%,而持負面態度的上升7%,達40%。同時,這個在奧巴馬當選後進行的民調反映,把美國視為正面影響力的比例從35%上升至40%。不同的國家調查誤差情況也不同。

  文章認為,中美兩國目前面臨的最緊迫問題是全球金融危機,“軟實力”一詞的發明者、美國前副國防部長約瑟夫‧奈(Joseph Nye)表示,危機爆發初期暴露了西方自由資本主義的失敗,似乎是對中國利好的消息。但如今,它給中國之前的上揚走勢平添重壓。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