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台灣經濟日報:閃躲策略不可能擺脫綠營追打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2-24 15:44:44  


  中評社台北2月24日電/台灣經濟日報今天的社論說,果不出我們所料,在工商團體一片促簽兩岸綜合性經濟合作協定(CECA)聲中,馬政府也拍胸脯保證努力從事,在野黨卻表現出極其強烈的反應,台聯黨甚至矢言,馬政府若簽CECA,立即發動罷免馬英九。目前CECA只是一個空洞的名詞,兩岸均未見採取任何行動,情勢已惡化至此,一旦互有人員往來,就CECA相關事務進行具體協商,在野黨發動群眾強力杯葛的場面,絕不下於當初陳雲林來台進行兩岸協商時的情況。

  社論說,面對如此強大的反彈,馬政府勢必舉步維艱,困難重重,CECA的美夢還見不到影子,台灣已經劍拔弩張,甚至政局的穩定都受到威脅。到目前為止,還不知道馬政府將如何因應,但台灣“經濟部長”已明白表示,CECA這個名稱已決定廢棄,將來再另覓合適名稱。然而這樣的閃躲策略豈有可能輕易擺脫在野黨的追打?只要兩岸簽署某種經濟合作協定的事實不改,在野黨即將如附骨之疽,頑抗到底。

  然而馬政府乃至整個台灣是否可以拒絕簽署兩岸經濟合作協定?答案極其明確:毫無可能。原因已經日漸清楚地浮現眼前:明年元月,東協十國即將與中國大陸透過東協加一的協定,將若干重要商品的關稅降為零,但台灣的石化原料、機械產品等出口大宗,則要課徵6%至8%的關稅;這一個顯著的價差,就會使產品的競爭力大失,對已遭重挫的台灣出口部門更是雪上加霜。猶有甚者,將我們最強悍的對手,日本與南韓,也納入其中之東協加三,正在如火如荼地推動;一旦這兩個對手也能在關稅上大占優勢,則不論金融海嘯的衝擊何時消失,台灣的出口部門幾乎永難復甦,台灣經濟也見不到任何生機。因而若不能突破此一愈來愈嚴密的經濟封鎖,台灣經濟將無出路。

  馬英九從競選期間就提出的CECA,正是基於此一目的,又要避免與香港的CEPA混淆不清,而刻意設計出來的名稱。但不管它叫什麼名字,本質上就是全球許多國家之間相互簽定的自由貿易協定(FTA)。FTA是WTO許可其會員國相互簽署的降低關稅、減少貿易壁壘的協定,但並不拘泥其實際名稱;中、港之間的CEPA既在其列,馬政府一再鼓吹的CECA也不例外。事實上只要兩岸之間簽署了實質上屬於FTA的任何協定,叫什麼名字一點也沒有關係。這正是尹啟銘部長敢公開宣示放棄CECA這個名稱的理由。將來在野黨不論反對任何名稱,也都不能迴避其所反對者乃是FTA的這個事實。

  社論說,就目前已習於保護政策數十年的台灣民眾而言,全面的自由開放,的確有如洪水猛獸,無邊的恐懼最易受到有心人士的操弄。所以要再強調一次:先在台灣北、中、南國際港周邊設置如新加坡一般自由的營運特區,用事實消除恐懼、爭得認同。希望在野黨的壓力能夠終於逼迫馬政府走出正確的第一步。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