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旅日華人二代在考學季節拼殺:努力競爭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2-28 11:31:01  


 
  家長是孩子身後的堅強後盾

  光陰似箭,在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來日的留學生,現在孩子們也到了考大學的年齡。

  當年的老留學生,都是一貧如洗,赤手空拳來日本學習的,不僅要學習好,還要賺學費、生活費,有的還要往家裡寄錢。不分晝夜地打工,夜以繼日地學習都是很正常的事。在“洋插隊”的艱苦生活中,這一代老留學生練就克服困難的勇氣,勵精圖治的志向,吃苦耐勞的精神和勤儉持家的經驗,他們往往不僅在學業上有成就,而且在生活上也為家庭和子女創造了穩定的經濟基礎。

  但是他們的子女就不一樣了,一般都是在日本長大,而華人家長又都很能幹,都希望讓子女盡量生活得富足、幸福,因此華人二代基本上都是在和日本孩子同樣的環境中長大。當然他們在學習上也有上、中、下等差別,但是在生活和受教育等方面依靠父母,沒有了父輩的打拼精神,卻可以說是一個基本特征。

  學習好的子女當然很省心也很省錢,如一名在長野工作的華人白領,兒子在1996年和他母親一起來到日本,後考入長野縣最好的高中長野高中,他的學習成績一直都在前十名左右,英語特別突出,在學校裡一直是第一名。除了學習外,他也參加學校組織的課外活動,初中時是網球俱樂部的成員,高中時是ECC英語俱樂部的成員。第一年高考這個孩子參加考試,沒考上東大,考上了早稻田大學法學部,在早稻田念了半年以後再考東大,就合格了。在談到孩子考上東大的感想時這位華人家長說:我們只是工薪階層,也沒有一直念塾,只是在中學三年時去了塾,高中沒有念,在決定再考東大以後,去了塾和預備校。他雖然考上了早大,但是他還有更高的志向,我們覺得應該支持他。

  很多華人的子女,并不是一次就都能考上理想的學校的。在東京就職的李先生說,我女兒高中畢業後沒考上理想的學校,但是我覺得這對她來說不是壞事。常言道“絕處逢生”,去年連她所報考的最低志願都考不上,這使她認識到競爭的社會是嚴酷的,和家裡完全不一樣,沒有寵愛,沒有僥幸,甚至也沒有幸運兒。一分汗水一分成績,一分努力一個新台階。這使原來認為學習沒有什麼用處的她改變了自己的想法,不得不夜以繼日地發奮學習。在今年的考試中,她報考的所有大學幾乎全部合格,使她無論在學業上還是在精神上都產生了一個質的飛躍。

  在談到做家長的感想時李先生說:開始的時候我對孩子不努力學習很著急,拿她和我們留學的時候相比,覺得她太不努力,太嬌慣自己。但仔細一想,做父母的其實也有一定的責任,比如說身在國外,無論語言上還是學習上都難以指導孩子,而我們的留學時代不是一種常態,像她們現在和日本孩子一樣生活才是常態。家長能做的就是盡自己可能幫助和鼓勵她。

  如她這次報考了7、8個學校,光報名費就30多萬,而且有的學校要交“一時入學金”(20多萬日元到30多萬日元不等)。在日本的考學系統中,一般都是越好的學校發榜越晚,而你所報考的第二志願、第三志願的發榜時間都比較早,但是發榜早的學校要求你在某月某日之前必須交“一時入學金”,才能保證你的學籍。如果你考上了第一志願的學校,去了第一志願的學校,已經交納的這筆第二、三志願的“一時入學金”也不會退還給你。

  但是李先生說,雖然女兒的這次考學中有五、六十萬日元是白花的,但是看她如此努力,考上了這麼多的學校,做家長的也是很高興的。雖然這些錢看起來是白花的,其實不然,這是你對她的默默的支持和鼓勵,這會在客觀上給她安心感,在主觀上給她一種溫暖和力量,使她向更高的階梯衝刺的時候能更有信心。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