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糧食走私異常活躍 中國糧補變相補貼全世界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3-04 09:26:23  


在去年的世界糧食危機中,糧食走私異常活躍。
  中評社香港3月4日電/在2008年全球糧食危機愈演愈烈之際,大米走私暴利曾達3500元/噸,引發了糧食走私高潮,如今國際糧價逐漸回落,但海關調查發現,中東糧食價格仍維持高位,阿聯酋等已成為糧食“偷渡”的新熱點。

  《每日經濟新聞》報道,財富證券農業分析師鄒湘娟表示,中東地區國家長期屬於大米進口國,自然傾向選擇低廉糧價來源,“中國通過補貼以維持糧食尤其是大米的價格,走私使得中國對農民的種糧補貼轉補給了全世界。”

  中東地區糧食價格居高不下

  寧波海關日前在對一批申報為“拉桿箱”的產品進行開箱查驗時發現,除集裝箱門口的一層是方便麵等食品外,集裝箱內全部為袋裝大米,經清點共計20噸。據海關關員介紹,這是今年以來查獲的第一起大米走私案件。該批貨物由河南鄭州一家進出口有限公司申報,計劃出口至阿聯酋。大米外包裝有“龍美大米”字樣,並附綠色食品和安全食品的標誌。目前,該案件已經移交相關部門進行進一步調查。

  類似的大米走私案件絕非偶然,在去年的世界糧食危機中,糧食走私異常活躍。

  聯合國糧農組織的統計數據顯示,全球糧食價格在2008年前8個月漲幅超過50%。在去年,國內大米一般每公斤3元,而在國際市場上可以達到每公斤9~12元,價格相差3至4倍,走私利潤可觀。

  鄒湘娟說,儘管目前國際糧價已有所回落,糧食違法出口的利潤空間縮小,但亞非地區的發展中國家,特別是中東地區國家對食品的需求仍在快速增長。中東地區國家的糧食主要依賴進口,因此糧食價格一直居高不下,“中東地區國家也自然傾向於選擇糧食價格較低的中國、印度作為進口國。”

  據了解,沙烏地阿拉伯和阿聯酋可耕地分別只佔其國家面積的百分之二和百分之一,都是波斯灣最大的食品進口國。隨著近年來國際糧價高漲以及中東人口迅速增長,沙烏地阿拉伯和阿聯酋開始調動資金,到海外租用農田或在農業領域投資,以保證糧食供應。

  據寧波海關辦公室相關負責人李雨介紹,糧食違法出口逐漸從東南亞傳統糧食進口國轉移到中東國家,“阿聯酋迪拜作為中東地區的重要港口,已成為糧食‘偷渡’的新焦點。”

  財富證券農業分析師鄒湘娟分析認為,走私至中東的大米主要為高檔大米,“一方面因為中東地區產油國普遍富裕,具有相應的消費能力,另一方面也因為高檔大米獲利空間較普通大米更大。”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