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海外“流亡藏人”調查 各地共有14個駐點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3-17 10:28:35  


3月10日,倫敦,少數“藏獨”分子在中國駐英國大使館前舉行集會。
  中評社香港3月17日電/3月14日,拉薩陽光照耀,寧靜祥和。寺廟裏的宗教活動一切正常,許多僧人表示:“我們不希望任何破壞與動亂”。

  《國際先驅導報》報道,經歷了一年前的那場騷亂之後,拉薩的民眾逐漸走出悲傷,恢復平靜的生活。然而,在海外,“藏獨”分子卻無視這一切,依然時刻在尋找時機製造事端。3月10日和14日正是近期他們“採取行動”的機會。

  匆匆一別50年

  3月10日,“西藏流亡政府”在印度北部達蘭薩拉舉行活動,紀念所謂的“西藏自由抗暴”50週年。

  而事實卻是,50年前的這一天,達賴喇嘛發動武裝叛亂失敗,出逃印度。此後,每到這一天,達賴喇嘛都會發表講話,煽動“流亡藏人”甚至是境內僧人聚眾鬧事。今年同樣如此。

  法新社、美聯社等外電報道稱,3月10日前後,印度、尼泊爾,以及歐美等地的“流亡藏人”都不同程度地舉行了集會、示威遊行等活動,以紀念“達賴喇嘛為首的藏人被迫流亡整整50週年”。

  據德國之聲電臺報道,在接受採訪時,部分“流亡藏人”表達了重歸故土的希望。只是,他們也許還沒有醒悟到,正是他們的“領袖”達賴喇嘛一再犯下的錯誤,使他們50年前的匆匆一別變得如此漫長。

  1959年,在達賴的鼓動下,約有13000名藏人和達賴喇嘛一起流亡到印度。其後一兩年間,約6萬多藏人陸陸續續翻越喜馬拉雅山,到達印度、尼泊爾、不丹等地,成為“流亡難民”。

  剛抵達印度時,達賴喇嘛先在莫索爾安營居住,但由於當地氣溫較高,讓“流亡藏人”感覺水土不服。最終,印度總理尼赫魯選擇了氣候與拉薩接近的達蘭薩拉“出租”給“流亡藏人”使用。這些“流亡藏人”哪能想到,他們在達蘭薩拉一住就是50年。

  達蘭薩拉位於喜馬偕爾邦的西北山區,分上下兩部分。下達蘭薩拉海拔1250米,基本是當地印度人居住。海拔約1800米的上達蘭薩拉被稱為麥克勞德,意為“ 小拉薩”,人數只有8000多人,規模只相當一個鄉鎮,為藏人聚居區,也是達賴喇嘛的寓所以及所謂“西藏流亡政府”所在地。

  所謂的“西藏流亡政府”倣照西方的政治模式建立了政治體制與行政架構,依靠 “西藏內閣(噶廈)”、“西藏人民議會”以及“最高法院”對全球海外“流亡藏人”實行控制與管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