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金融危機始作俑者 加華裔李祥林曾發預警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3-22 10:48:23  


圖為當年李祥林介紹他開創的數學模型。
  中評社香港3月22日電/在華爾街的金融衍生產品引爆目前的全球金融、經濟雙重危機後,人們一直在尋找“罪魁禍首”,包括中國無所不在的便宜貨和中國巨額外匯儲備都被當作代罪羔羊。

  據加拿大《世界日報》報道,現在又有一名華裔加拿大人李祥林(David X. Li)被送上了這個“私刑台”。

  最近一期的《Wired》月刊上,刊登了題為《災難處方──摧毀華爾街的公式》(Recipe for Disaster-The Formula That Killed Wall Street)的署名文章指稱,李祥林開創的“高斯——聯結相依函數”,是這波金融危機的始作俑者。

  但是,該文作者未將全部過錯推到李祥林頭上。

  而是更多地著重批評華爾街在不了解李祥林數學公式的假設情況下,濫用他那個用以評估違約相關性的公式,才引發全球金融危機的骨牌效應。

  今年42歲的李祥林,出生於中國江蘇的連雲港市,在國內分別讀完數學本科及金融碩士。

  後來在1987年來到加拿大滑鐵盧大學取得工商管理碩士和精算專業。考取了初級精算師執照,最後又獲得統計學博士學位。

  他出道後先在加拿大金融界,1990年代中期便在加拿大皇家銀行從事金融衍生產品工作,隨後前往紐約華爾街發展。

  2000年在摩根大通銀行工作時,李祥林在《固定收入雜誌》發表論文“聯結函數的違約相關分析”(On Default Correlation: A Copula Function Approach)。

  就是在這篇論文中,李祥林闡述了數學建構違約相關性(default correlation)的模型。

  《多倫多星報》的一篇文章說,金融界內很多人認為,正是李祥林的數學模型刺激信貸衍生債券市場爆炸性發展,令新興衍生金融工具“信貸違約掉期”蓬勃發展。

  值得指出的是,即使李祥林的數學模型影響巨大,但債券投資者、金融業者、債信評級機構及管制機構者在運用他的模型時,卻漠視他對自己的模型附加的限制警告,這才是造成悲劇的根本原因。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