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全球十五萬億救市流產 G20恐失敗收場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3-30 08:58:40  


 
  華府改口 稱不左右別國救市

  德國總理默克爾周五表示,國際金融危機源自市場的無節制行為,應加強金融市場監管,“不能每10年重複一次這樣的災難”。歐盟輪任主席國捷克的總理日前更形容,美式刺激經濟措施是“通往地獄之路”。由於歐美分歧愈來愈大,奧巴馬政府昨終一改口風,聲稱無意主宰他國開支目標。白宮國際經濟事務副國家安全顧問弗洛曼(Michael Froman)稱,沒人要求G20與會國家要承諾立即推出更多刺激經濟措施,刺激經濟方案只是G20峰會恢復經濟增長的4大計劃之一,其他計劃包括解決各自的金融體系問題、避免保護主義和採取措施減少危機擴散至新興市場。

  峰會無果恐蹈1933年倫敦會議覆轍

  全球聚焦周四的G20峰會,但無論結果如何,相信與會元首都不願看到歷史重演──加深了全球經濟蕭條的1933年倫敦會議。

  76 年前,為期6周的挽救經濟會議,於倫敦地質博物館舉行。來自全球66國的代表團赴會,商討如何解決失業率上升、生活水平下降及全球貿易呆滯的問題。對於這次號稱19世紀凡爾賽和會以來最大型的國際會議,外界最初亦充滿希望,英國《每日郵報》社評稱它是“歷來最重要的會議”,指會議“不許失敗”,百貨店 Harrods更掛上“文明世界站在十字路口”的廣告,向代表團發出警告。

  羅斯福拒出席 被轟“只顧自己”

  然而作為大蕭條一大禍源的美國,態度卻不甚合作。新上任的總統羅斯福沒有出席,只由時任國務卿赫爾(Cordell Hull)率領代表團,最後羅斯福數周後更發表震撼各國的宣言,表明不會參與任何有關貨幣穩定協議的談判,令會議被迫在7月27日休會,之後也再沒召開第 2輪會議。英國報章矛頭紛紛直指美國,《鏡報》抨擊美國“只關心自己的問題”。史學家指出,由於各國看待問題的角度均不一樣,加上國內政治壓力的掣肘,導致各國代表未能取得重大協議。

  各國分歧無共識 加深蕭條

  當年美國跟歐洲就貨幣問題談不攏,令會議失敗收場,加劇了全球經濟危機。有評論員便認為,現時的情況,實在跟當年有幾分相似。今次G20峰會上,歐美在是否需要推出新一輪刺激經濟方案上,也同樣出現分歧,美元問題也再成關注點。英國財相戴理德近日也提到,“1933年各國政府聚首一堂,但未能達成共識,結果出現歷時長達數年的衰退”,矢言不可重蹈覆轍,但加州大學教授艾肯伯格倫(Barry Eichengreen)直言:“現時我們在問題本質及解決方法再現分歧。德法要求覑力監控對沖基金及避稅天堂,美國則強調刺激經濟。”他指出,政治掣肘也妨礙了採取正確行動,例如國會反對再以巨額公帑拯救華爾街,就令到美國無法幫銀行體系回復充足資本。

  各國元首現應怎做,才可避免1933年的失敗重演?牛津大學史家克拉維(Patricia Clavin)指關鍵是汲取教訓,為談判外交留餘地。“政策行動需要協調。既需領導,但也要各方肯合作,而非一味要對方讓步。”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專題: 百年一遇 金融海嘯席捲全球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