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胡錦濤:寒冬過後必將迎來萬物復蘇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4-03 04:35:56  


 
  各位同事!

  國際金融危機給中國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困難和挑戰。主要表現在:經濟下行壓力明顯加大,進出口繼續下滑,工業生產明顯放緩,部分企業生產經營困難,就業難度加大。這場國際金融危機與中國發展方式轉變、經濟結構調整的關鍵時期不期而遇,新的挑戰與既有矛盾相互交織,加大了我們解決問題的難度。

  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衝擊、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中國及時調整宏觀經濟政策,果斷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形成了進一步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增長的一攬子計劃。我們大規模增加政府支出,實施總額4萬億元人民幣的兩年投資計劃,實行結構性減稅政策,多次降息和增加銀行體系流動性,大範圍實施產業調整振興規劃,大力推進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大力加強節能減排和生態環境保護,繼續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格局,大力拓展國內市場特別是農村市場,大幅度提高社會保障水準。現在,這些措施已取得初步成效、呈現出積極跡象,國內消費需求比較旺盛,投資需求穩步提高,社會大局保持穩定。這表明中國的應對思路是符合實際的,政策是積極有效的。中國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衝擊採取的一系列舉措不僅對本國經濟、而且對區域經濟乃至世界經濟都將產生積極影響。

  雖然國際金融危機對中國實體經濟的不利影響繼續顯現,但中國經濟發展的基本態勢和長期向好趨勢沒有發生根本變化,支撐中國經濟持續較快發展的根基沒有動搖。經過改革開放30年持續快速發展,中國積累了較為雄厚的物質基礎,體制環境進一步完善,基礎設施建設、產業優化升級、科技進步和創新、生態環境保護、居民消費、社會事業等方面有巨大發展空間,擴大內需潛力巨大,人力資源豐富,金融體系總體穩健,宏觀經濟政策調整有較大餘地。中國正在努力變壓力為動力、化挑戰為機遇,把國際金融危機帶來的不利影響降到最低程度,繼續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

  面對國際金融危機衝擊,我們將繼續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始終不渝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我們堅信,一個充滿活力、更加開放的中國,不僅有利於保持中國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勢頭,而且有利於國際社會共同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專題: 胡錦濤出席G20、中美峰會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