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大公報:啟德郵輪碼頭興建能否加速?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4-21 15:01:13  


  中評社香港4月21日電/香港《大公報》今天發表題為“啟德郵輪碼頭興建能否加速?”的社評說,溫家寶總理在博鰲亞洲論壇上會見特區行政長官曾蔭權時表示,中央將會繼續推出一系列助港措施,包括擴大在港發行人民幣債券以及開放內地居民乘坐以香港為母港的郵輪經香港前往台灣旅遊。

  社評指出,有關措施雖然尚待具體落實,但在港已引起頗大回響,有關業界如銀行業、旅遊業以及中小企等均表示熱烈歡迎,其中,開放郵輪旅遊的新措施更令業界充滿憧憬。

  社評表示,如同擴大在港發行人債一樣,中央未來新一輪的助港措施,有一個明顯特點,就是不僅僅是為了助港渡過眼前的金融海嘯難關,而是更著眼於本港未來的長遠發展和提升香港整體經濟的競爭能力。對中央這一點良苦用心,特區政府、業界和市民必須認真體會、好好珍惜。事實是,一些人習慣於從負面角度看問題,中央拍板上海建設國際金融中心就說香港快被“邊緣化”了,溫總勉勵港人要記住“不進則退”就說香港已經“退”了,這種“庸人自擾”式的說法不僅不符事實,而且可能會令本港坐失發展良機。

  因此,當前對特區政府和業界、市民來說,什麼臆測和爭論都是多餘的,最重要的就是坐言起行,及時把握住中央給予的良機,大力開展發行人民幣債券以及郵輪旅遊的相關業務和配套設施。其中,有關啟德郵輪碼頭的興建,在本港來說,已經遲了最少十年,如今由於中央即將推出內地居民可乘香港母港郵輪赴台旅遊的新措施,啟德郵輪碼頭的時效性和迫切感就更是如箭在弦、時不我與了。

  社評稱,眾所周知,郵輪旅遊已經成為全球最具發展潛力的旅遊業務之一,其中,亞洲地區的“郵輪客”更以每年百分之三十的幅度在增長。就以以香港為母港的“麗星”旗下多艘郵輪來說,○七至○八年在港的載客人次由七百六十萬上升至八百五十萬,增幅逾一成。而相比於陸、空旅遊,郵輪旅遊的好處在於更為舒適方便,乘客晚上在船上睡覺,睡醒就上岸遊玩,不必晚晚執行李、搬酒店,船上還供應一日五餐,又有娛樂節目表演,而收費則由過去的豪華級日趨普及化和大眾化。

  然而,本港面對郵輪旅遊如此大好形勢,發展步伐卻顯然是“慢了半拍”。自一九九七年機場搬遷後,啟德機場舊址在九九年決定興建郵輪碼頭,但其後卻因種種原因“議而不決”,而在這個過程中,旅遊業為經濟支柱之一的香港,只有興建於六十年代的一個尖沙咀海運大廈郵輪泊位,只能夠容納十萬噸級以下的郵輪,○七年初,全球第二大、排水量達到十二萬噸的“瑪麗皇后號”郵輪訪港,只能停泊在葵涌貨櫃碼頭對開海面,船上三千名世界富豪級乘客要分批乘坐“駁艇”登岸,成為一大“笑柄”。

  社評又說,目前,特區政府已決定自資興建啟德郵輪碼頭,建成後可停泊世界最大的長達三百六十米的巨型豪華郵輪,但第一個泊位要到二○一三年才能建成啟用。郵輪旅遊大有可為,眼前又有中央“新招”出台,啟德郵輪碼頭的興建速度是不是應該加快一點,最少爭取早一年完工呢?而且,加快興建亦可創造更多就業職位,堪稱一舉兩得。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