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周小川:滬建國金中心 港作“助推器”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5-16 08:50:32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在“2009陸家嘴論壇”上發言。
  中評社香港5月16日電/由中國人民銀行、證監會、銀監會、保監會和上海市政府共同舉辦的“2009陸家嘴論壇”15日在上海開幕。“一行三會”一把手在論壇上均明確表態力挺上海建設國際金融中心。央行行長周小川稱,上海、香港發展金融各具優勢,若能取長補短,香港將成上海國金中心建設的“助推器”。經濟學家分析,央行意在將上海打造為人民幣結算中心,而香港側重於發展人民幣市場,兩地共同促進人民幣國際化。 

  文匯報報道,周小川演講時表示,儘管對中國在爭取世界經濟話語權的討論至今未有一致意見,“但有一件事是確定的,就是隨著經濟、金融的發展,中國需要一個國際金融中心”。他說,經過多年討論,中央已經明確要將上海建成國金中心,這已經是我國“經濟金融中長期戰略目標中大體形成的共識”。 

強調香港優勢明顯 

  在周小川看來,上海國金中心地位的確立,並不會威脅香港的地位。他強調,在全球化發展過程中,香港一直是中國在國際金融市場的重要優勢。作為特別行政區,香港金融市場更有著長期發展的歷史和一定的國際地位,在亞洲市場的優勢尤其明顯。而上海則近年發展較快。 

  周小川介紹,國際金融中心的形成主要有兩條途徑:經過多年歷史聚集了金融業務、人才和金融機構的傳統途徑,透過網絡匯聚金融業務的新興市場方法。香港顯然屬於第一種;上海在建設國際金融中心的過程中,則要尤其重視網絡發展所帶來的影響。他表態:“中國人民銀行和有關監管機構非常願意大力支持上海市委、市政府在建設國際金融中心方面有所推進。” 

  對於滬港兩個國金中心的關係,周小川特別指出,滬港兩個金融市場加以配合、取長補短、共同發展,會令兩個中心的發展都變得更加順利,“步伐也會邁得更大”。他認為,兩地如何開展合作,是個需要深入研究的課題。“我個人的看法是,在這個過程中,香港和上海互補的作用和共同促進的作用,應該說是大於相互摩擦等其他方面的作用”。 

兩地互補大於摩擦 

  周小川的“配合”顯然意有所指。復旦大學金融學教授孫立堅分析,目前央行是希望上海能更多的為實體經濟服務,打造人民幣結算中心;而香港則側重於發展人民幣市場,“可能會先讓人民幣離岸業務在香港試點”。他解釋,這種試點不同於上海洋山港的人民幣離岸業務試點,不會受公司業務、註冊地點等條件的過多約束,“否則就不可能真正培育出市場”。 

  孫立堅還透露,管理層希望能在香港形成多種人民幣理財產品市場,“在內地外匯管制不放開的情況下,上海是不可能做到這一點的”。他舉例道,目前中央迫切希望發展債市,尤其是信用評級機構,“最有希望的就是香港”。 

  “什麼叫互補大於磨擦?就是上海發展2.5級別的金融市場,香港發展3.0級別的,共同促進人民幣國際化。只有人民幣國際地位日益重要,滬港兩地才能較快發展”。孫立堅說,任何一種貨幣要真正取得國際地位,都必須具備結算、儲備和投資三項功能。就結算功能而言,背靠廣闊腹地的上海更有優勢,而有多年金融中心發展經驗的香港,發展高端市場獲得成功的可能性,則遠高於前者。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