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張大千為何不留在大陸,選擇去台灣?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6-16 09:46:01  


張大千這人,只適宜寫畫,不適宜開會,他不擅說話,更不擅作大報告。
  張大千為什麼要在成都解放前夕離蓉赴台呢?關於這個問題,我曾請教過上世紀三四十年代長期在張大千身邊學畫的劉力上。

  劉力上告訴我說,大千先生在政治上是一個無黨派人士,他無求於國民黨,只是與國民黨的一些上層人物於右任、張群、羅家倫有些往來,也僅止於藝術交往。因此不能把他的離鄉赴台,看作是投奔國民黨。至於他對共產黨,去國前既無恩怨,也無往來。不過,1949年初,大千先生在香港曾應何香凝之求,為共產黨領袖毛澤東畫了一幅荷花,並題了“潤之先生”的上款。如果說大千先生當時對共產黨已有不滿情緒,怕是不會題款相贈的。

  新中國成立後,中共高層領導曾多次過問張大千的回歸問題。據張大千的好友謝稚柳告訴我說,1950年代初,陳(毅)老總問過他,中國畫家誰畫得好?他說當然是張大千。陳毅又問,張大千現在何處?謝稚柳答在海外。陳老總讓謝稚柳寫信勸他回來。

  又據葉淺予回憶,周總理也多次過問張大千,一次是讓他和徐悲鴻聯名寫信勸張大千回國,一次是張大千的家屬楊宛君捐贈了張大千的一批敦煌壁畫臨摹稿,周恩來獲悉後,親自指示文化部頒發4萬元獎金,並過問獎金的分配,要留2萬元給大千先生回來後用。除此之外,周總理還指示有關部門,擇機動員張大千回國。

  謝家孝在《張大千的世界》中,記載了1956年中國商業代表團團長與張大千在酒宴上的一段對話。

  團長:“上海一別,不知近況如何?”

  張大千:“國破家亡,亡命天涯,哪有什麼好日子好過啊,欠了一身債!”

  團長:“欠了多少債?”

  張大千:“不多,二三十萬美金!”

  團長:“人民政府可以代你還債,只要你肯答應回去。”

  張大千:“我張大千一生,自己的債自己了。想當年在敦煌,我也欠了幾百條金子的債,人家說我發掘藝術有功,可以申請政府補助。我都不肯,我不管你說的是啥子政府。政府的錢是國家的,怎好拿國家的錢給私人還債?”

  幾巡茅台之後,賓主都已醉醺醺,主人站起來說:“張先生,你究竟站在哪一邊,今天最好表明態度。”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