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揭開在華朝鮮人神秘面紗:低調謹慎 來頭不小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6-18 11:37:18  


 

  “受金融危機影響,顧客是不是少了?”

  “金融危機?沒聽說,我們的生意很好。”

  她胸前沒有佩戴領袖像章,這引起了記者的注意。

  “為什麼沒戴領袖像章?”

  “我穿的是工作服,臟,穿正式、乾淨的衣服時才能佩戴。”

  一提到自己的領袖,朝鮮人的眼神裡都會流露出幾分敬畏。 “能賣一個給我嗎?”

  “絕對不行!一萬塊也不能賣!”

  她的眼中似乎閃過一絲不悅。一位從朝鮮回國的人士告訴記者,朝鮮的領袖像章都有編號,不能售賣。

  這位服務員始終站在不遠不近的地方,似乎在隨時聽候招呼。表演開始後,她極力鼓動記者給演唱者獻花。演唱者的一首《辣妹子》,讓記者稱奇,跟宋祖英的歌聲沒有多少差別,“不會是假唱吧?”女服務員肯定地說:“就是她唱的。”

  細細打探這家更具活力的朝鮮餐廳,表演用的電子琴是“雅馬哈”,桌上的燒烤爐是“韓國製造”,壁橱裡的啤酒則多是中國的“青島”、“燕京”。

商人:來頭不小,低調經營

  “海棠花”是朝鮮一家有名的食品公司。上世紀90年代,老板柳在官就嗅到了中國市場的商機,由此萌發了來中國淘金的念頭。

  像柳在官這樣來中國淘金的朝鮮商人為數不少。據報道,朝鮮先富起來的一部分人,多是從事中朝貿易的來華淘金者。

  在中國邊境城市丹東,商場裡經常會出現胸佩像章的朝鮮人,就是在目前朝鮮半島局勢緊張的情勢下,丹東的中朝貿易依舊紅火。在丹東人的眼裡,一江之隔的朝鮮人總顯得很不一樣。丹東盛源紡織城的一位經理說,如果在選購商品時來了韓國人,朝鮮商人就會立即回避,先到別處看看,等韓國人走了,再回來繼續挑選。

  而在生意人王福偉眼裡,朝鮮商人很精明,頭腦很靈活。王福偉跟朝鮮商人做了十多年的生意,他舉例說,他們會跟多個中國商家分別議價,最後選擇出價最低的一家購買自己所需要的貨物,並且最後還要砍價。一位丹東人士向本報透露,在丹東從事貿易的朝鮮商人,登記注册的約有300人左右,但實際遠遠不止這個數。

  一位消息人士向本報透露說,朝鮮在中國的貿易公司一般稱為“會社”,通過這個平台,朝鮮商人進行各種貿易活動,大至石油、機械等大宗商品,小至日常生活消費用品,“這些貿易會社都是朝鮮官方的”。

  據了解,在中國的朝鮮會社,上規模的有30家上下,多集中在北京,以及丹東等邊境城市,威海、大連等地也有不少朝鮮商人活動。其中,勝利會社是朝鮮最大的外貿會社,在中國內地的駐點較多。另外,在澳門、台灣,朝鮮商人也有不少。

  然而,朝鮮商人很少拋頭露面。多位曾經在朝鮮工作、學習過的中國人士,在接受本報詢問時,都表示對於朝鮮商人知之甚少。

  李玉珍是鮮有的曾在中國電視上露面的朝鮮商人,這位女商人在朝鮮出生長大,接受朝鮮政府的培養教育,在海外旅居了30多年。據說,她與朝鮮高層關係密切,2007年3月她接受香港鳳凰衛視的專訪,也是得到了朝鮮高層的允許。那時,朝鮮正遭遇首次核試驗後嚴厲的國際制裁。而李玉珍的出面,外界觀察家普遍解讀為“朝鮮對外釋放的積極信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