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海西崛起 沿海各市摩拳擦掌爭做龍頭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6-22 08:46:49  


 
  建“三縱六橫”鐵路網

  為配合海西發展,福建省現正全速加強交通、基建、港口等方面的發展。二○一五年底前,省內將基本建成“三縱六橫”高速鐵路網,鐵路發展進入高速化、電氣化、客貨分離的行列;國家亦已將對台的交通列入整體規劃之中。

  港澳傳媒日前獲安排參觀正在動工興建的福州南站,投資額為十三億元人民幣,料今年底建成後,將是全國十大樞紐車站之一,每年可運送一千六百萬人次。

  福建省發改委副主任鄭珊潔表示,在今年首五個月,福建省在鐵路項目的投資額超過七十五億元,溫福(溫州至福州)、福廈(福州至廈門)、龍廈(龍岩至廈門)、廈深(廈門至深圳)和向莆(江西向塘至福建莆田)共五條快速鐵路,其規模超過一千公里,預計未來幾年陸續完成。

  福建省重點辦常務副主任吳亮碧表示,省政府正加快建設高速鐵路網,希望在二○一二年前,完成包括全長約三百公里的溫州至福州鐵路、連接省內兩個主要城市福州和廈門的福廈鐵路、連接珠三角沿海城市的廈深鐵路,與正在興建的廣深港高鐵接駁,屆時由香港出發到福州只需約四小時,比現在節省兩倍時間。
  
  台企發展快滿意大陸政策扶助

  台灣盛產水果遠近馳名,三年前,台灣“紫色傳奇”農業發展基地老闆羅美娟從台北帶著一批桑椹種苗,落戶到福建漳浦台灣農民創業園,開展她在內地投資的首個農業項目。隨著兩岸關係改善,羅美娟說,內地市場潛力豐厚,生產成本都比台灣低,不管政局如何發展,台資在內地登陸“勢不可擋”。

  台灣農民創業園是首屆兩岸經貿論壇上,內地宣布的十五項惠台政策之一,目前,內地已先後成立十一家台灣農民創業園。漳浦台灣農民創業園規劃總面積有三十萬畝,建設多個產業功能區,已有六十八家台資農企和三個台灣農民個體工業戶入園,總投資一點一億美元,年產值十五億元人民幣。

  作為個體台灣農商,羅美娟與創業園管委會以共同承擔風險的方式合作,投資了一百萬元人民幣,免費獲三十畝地試驗種植桑椹。她說,由於農業產品的回報期慢,當地政府提供了大量稅務和土地優惠,成功令生產成本降低一半,部分農作物踏入收成期,她期望五年內回本。
 
  面對當前的金融危機,羅美娟認為,台灣農民急待轉型,她把台灣先進的農業生產經驗帶到漳州,希望有更多農民採用台灣的技術和管理方法。她又說:“之前台海局勢緊張,但台商到內地投資勢不可擋,現在是區域合作的時代,台灣人擁用農業知識和高科技,可以把農業管理帶到內地。”

  總結進駐內地投資的經驗,羅美娟滿意大陸政策的扶助,雖然種植有一定風險,她的產品亦主要是出口到歐盟市場,但大陸的市場龐大,原材料和人工方面都比較便宜,經過專家論證,漳州氣候條件優良。現在的合作關係比以前更好,土地政策、稅收等方面都提供不同程度的便利措施,她打算擴張在創業園的投資,但期望內地加快基礎建設進一步配合。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