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國產20多種飛航導彈性能接近或達世界水平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6-25 11:07:02  


國產海鷹系列反艦導彈發射。
國產小型機載C-704反艦導彈。
  中評社北京6月25日電/《瞭望》新聞周刊文章稱,我國各類地地戰略和戰術導彈、防空導彈、海防導彈50年的發展,大大提高了部隊的現代化裝備水平,在國防科技建設史上竪起了一座保衛和平的豐碑。

  經過53年的建設和發展,我國的地地戰略、戰術導彈,已從液體發展到固體,從陸上發射發展到水下潛艇發射,從固定陣地發射發展到機動隱蔽發射,擁有了有效的核威懾力量和防禦反擊力量;防空導彈已形成中高空、中低空、低空、超低空系列,擁有了不同發射方式、攻擊不同空域的防空裝備體系;海防導彈形成了岸艦、艦艦、空艦、潛艦等反艦導彈系列,具備了抗登陸、封鎖重要海域和近海作戰的能力。各類導彈已形成完整配套的武器系統,為國家的領土、領空、領海築起了堅固的鋼鐵屏障。

  神劍倚天築國防

  我國第一枚仿制的近程液體地地導彈1059(後命名為“東風一號”)於1960年11月5日一舉發射成功,聶榮臻元帥稱“這是我國軍事裝備史上一重要轉折點”。

  液體地地導彈。我國自行設計和研製的“東風二號”中近程液體導彈經過一次發射失敗後,於1964年6月29日首次飛行試驗成功。1966年10月27日,我國用改進的“東風二號甲”導彈與原子彈進行了“兩彈結合”飛行試驗,導彈騰空飛起,準確飛向落區實現核爆炸,試驗傳來捷報。從此,我國擁有了自己的導彈核武器。

  1964年我國制定了“八年四彈”規劃,使得改進的液體中近程、中程、中遠程和遠程戰略導彈相繼研製發射成功。1980年,我國第一枚遠程火箭從酒泉發射基地拔地起飛,30分鐘後準確在南太平洋預定海域濺落,全程飛行試驗圓滿成功。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進行遠程火箭全程飛行試驗的國家,這是我國戰略火箭發展的一個新的里程碑。

  固體地地導彈。1967年中央決定研製裝備潛艇的固體火箭。這種固體戰略導彈由程連昌副部長擔任總指揮,黃緯祿擔任總設計師。從1977年中央批准實施三項重點航天工程任務以來,這種固體導彈的研製才開始取得實質性進展。

  1982年10月12日,在一發失敗後,潛艇進行第二發遙測彈水下發射,取得圓滿成功。這次“巨浪一號”固體戰略導彈的發射成功,表明我國戰略導彈技術又有了新的提高和發展。我國成為世界上擁有潛艇水下發射導彈能力的國家。1985年後,我國自行研製的固體戰略導彈由水下發射搬到陸上發射的機動型號一舉發射成功,標誌著陸基機動固體戰略導彈達到一個新的技術水平。

  20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新一代地地戰略戰術導彈研製又取得新的進展。1995年7月在東海海域進行的導彈發射訓練中,最新研製的6枚地地導彈發射全部準確命中目標;1996年3月舉行的東南沿海軍事演習中,發射的4枚新型地地導彈均準確命中預定目標。1999年8月2日,我國在本國境內成功地進行了一次新型遠程地地導彈發射試驗,標誌著中國導彈技術的新突破,登上了一個新的發展高度,中國戰略導彈武器技術跨入世界先進水平。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